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04798339690
-
2 # 使用者9624387458859
您好!根據《統計法》及其他統計法規、規章的規定,統計調查物件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有: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拒報、屢次遲報等。虛報是指行為人違反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高於實際統計資料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瞞報是指低於實際統計資料報送統計資料的行為;偽造是指沒有事實根據,編造虛假資料或資料的行為;篡改是指利用職權,擅自修改真實的統計資料的行為;拒報是指拒不執行國家統計制度,明確表示不履行提供統計資料的義務,對統計部門進行統計調查的合法要求置之不理的行為;屢次遲報是指行為人上一年度已有遲報記錄、本年度又有兩次遲報行為,或上一年度雖無遲報記錄、本年度有三次遲報行為的。謝謝閱讀!
交警查處酒駕,駕駛者拒不配合,交警將車窗砸破,雖然是一個連續的行為,但是其中實際涉及到兩個法律關係,第一個法律關係是交警依法執行公務,駕駛者拒不配合,這個事實可以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節第五十條第二款之規定,原文如下: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釋出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衝闖公安機關設定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駕駛者拒不配合警察執行公務的,應當受到處罰,並且應當從重處罰。而第二個法律關係,是交警使用了侵害受害人財物的手段,以保證職務的執行,車輛屬於駕駛人的私有財物,受到《物權法》的保護,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由於交警是在依法執行職務,所以權益受侵害人索賠的物件應該是當地公安機關,這個索賠行為適用《國家賠償法》,但是下面請注意《國家賠償法》的有關內容,第二章行政賠償第一節賠償範圍,原文如下:
第五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說,由於駕駛人拒不配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造成自己的財物損失,法定不予賠償。
所以交警砸開車窗的手段並無不妥,造成的侵害後果,也應當由違法行為人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