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梧桐樹下的淺淺

    為什麼要讓孩子成為家長眼中的好孩子?

    紀伯侖說過:“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所以,家長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眼中的好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帶有主觀色彩的要求。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的人生一定和家長的人生是不同的,所遇到的事情也許是家長那個年代沒有出現的事情,所以,不要讓孩子成為家長眼中的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擁有能夠獨立於社會的能力,因為他們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完成。

    家長在教育方面,應該著重於孩子品德、習慣的培養,甚至還可以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是所想象和以為的那樣完美和美好。正是因為家長無法參予孩子未來的人生,家長反而更應該告訴孩子怎樣建設自己的生活,怎樣能夠在社會上贏得自己的人生,怎樣坦坦蕩蕩地去面對將要面對的一切。

    如果家長只要求孩子聽話作為要求的話,除了對孩子性格的發展有影響之外,還會侷限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與瞭解。

    孩子的人生永遠不屬於家長,孩子可以和家長擁有最完整的親子關係,但家長永遠無法給孩子全部的世界。與其把孩子養成家長需要的,不如讓孩子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

  • 2 # 情-不知所起

    孝順,什麼是孝?自然是先順了,才是孝。順著父母的心意,讓他們高興就是孝!當然,父母不是全對的,但是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順著父母,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改變他們對事情的看法!

  • 3 # 做好自己090726

    孝順父母是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要想成為一個孝順的好孩子,除了父母給予的好榜樣,自己也要有獨立的思想,和正確的三觀,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謂孝順並不代表事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父母雖然很有生活經驗,閱歷廣,但不代表全是對的。所有的事如果都一味順從那就是愚孝。

    媽寶男就是很真實的例子,沒有哪個女人願意和這樣的人一起生活,遇事沒主見,是個巨嬰,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可父母不能陪伴他一輩子啊。以後的路還是靠他自己走。

    以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婆婆和媳婦因為烹飪一條魚的問題而發生爭執,一個要紅燒,一個要清蒸,吵得不可開交。而兒子認為媳婦不孝順,頂撞了媽媽。衝動之下就把媳婦殺害了,因為兒子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傷害了兩個家庭,這就是愚孝,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太可悲了。

    要做孝順父母的好孩子,除了要有獨立的思想,平時也可從小事做起,在父母勞累的時候幫忙洗一次腳按摩一下,口渴的時候端上一杯熱茶,平時多關心問候,在父母需要的時候陪在身邊。這些雖是小事,但足以溫暖人心。如果自己有經濟能力,可以幫父母實現他們的願望,給他們好的物質生活,安享晚年。多多陪伴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用上了聯發科的處理器,有沒有覺得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