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遇緣玉器
-
2 # 尚書尚藏
書畫是有收藏價值的,但這裡主要是指那些藝術水準高的書畫家,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書畫大家,是那些在收藏屆得到認可的,絕不是電視上自吹自擂的所謂“大師”。如果資金實力允許的話,可以到大品牌拍賣行通參拍進行收藏,當然也不能保證都是真品;第二是聯絡書畫家直接收藏,但也需是精品。如果你有眼力的話,也可以到知名美院收藏學生的作品。
書畫是有收藏價值的,但這裡主要是指那些藝術水準高的書畫家,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書畫大家,是那些在收藏屆得到認可的,絕不是電視上自吹自擂的所謂“大師”。如果資金實力允許的話,可以到大品牌拍賣行通參拍進行收藏,當然也不能保證都是真品;第二是聯絡書畫家直接收藏,但也需是精品。如果你有眼力的話,也可以到知名美院收藏學生的作品。
眼下,喜歡書畫藝術品的人越來越多,而收藏者真正追逐的藝術大師、大家的真跡畢竟是少數,況且真跡可賺利潤有限,達不到一夜暴富的夢想。為使夢想成“真”,一些不法書畫經營者便想出許多新花樣,其中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將假貨送上傳媒與出版物,矇騙買主,行里人將之稱為給假畫“鍍金”。
“鍍金”劣跡斑斑
據瞭解,眼下將贗品書畫變成“真跡”的方
法很多,最流行的有以下三種:
假畫上拍。拍賣行與製假販假者合夥欺騙買家,在拍賣圖錄和拍賣宣傳上大肆介紹贗品,還特意指出“此作曾發表於某某出版社出版的《某某畫冊》”。
偽造出版物。製作假畫冊或者出版物,連同書畫作品一同向買家兜售,表示這畫是出版過的真跡,讓贗品穿上“正規出版物”的外衣。
上電視。想辦法將假畫送上電視臺鑑賞欄目,幾個回合後往往假畫變“真跡”。
操作過程揭秘
由於書畫市場製假販假現象嚴重,近年來書畫藏家們為保險起見,比較信賴和看重曾經出版發表過的名家書畫作品。然而,無孔不入的製假販假者也摸準了藏家的這種心理,動起了正規出版物的念頭。他們通過出版物形式來為書畫贗品進行精心“包裝”。主要形式有:在正規出版社買書號,出版所謂名家字畫的畫冊專集。畫冊裡煞有介事地編撰各種證實這些字畫來源“真實”的故事,然後請專家寫評論文章,很快贗品就登場了。如果出版物裡全是贗品,較容易被人發現破綻;製假販假者便採取真跡中夾帶著贗品的辦法,以此欺騙買家;有的製假者拉上港臺等地的藝術期刊,為他們的贗品鳴鑼開道。
慧眼識別“李鬼”
書畫“李鬼”雖然以“嶄新面孔”登場,但只要平日多練基本功,多與那些正規的名家書畫出版物進行比較,“李鬼”出版物還是能夠被識破的。一般來說,非正規出版物往往名頭大,裡面的編排、文章等卻大多缺少底氣,文化氣息不濃,專業程度不高。而且,為了省錢,一般出版物印得較薄,賣完了這批接著再印下一批。當然,那些有信譽的專業出版社出版的權威畫冊還是值得信賴的,多參照這類出版物對買家的購藏活動會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