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5805275353

    提起“鮮”這個字,華人第一反應通常是“魚羊為鮮”,其典故始於彭祖。說彭祖有一小兒,喜愛去水邊嬉戲。彭祖恐其危險,便禁止他去。誰知小兒照去不誤,還捉了條魚回家,剛好迎面遇上彭祖,情急之下,小兒將魚塞進了彭祖正在烹製的羊肉中,躲過一劫。開飯時,彭祖覺得今天的羊肉味道極美,不同尋常,吃到後面,才發現有條魚。後來,彭祖的老家徐州便流傳起一道名菜:羊方藏魚。

    傳說歸傳說,《說文解字》中則把“鮮”字,定義為一種魚的名稱。最早字形是左魚右羴,後來逐漸簡略為左魚右羊,意思也不再只是魚。唐初的《尚書正義》註疏本中記載:“《禮》有鮮魚臘,以其新殺鮮淨,故名為鮮,是鳥獸新殺曰鮮,魚鱉新殺亦曰鮮也。”可見在古代,鮮也有“新鮮”之意。

    “新鮮”只是鮮的一個層面,總體而言,鮮更像是一種味覺體驗。我們使用“鮮”字數千年,卻遲遲未說清“鮮味”到底為何,只知道,它有別於明顯可感的酸甜苦鹹,是一種微妙且難以描述的味道。

    中文尚且賦予它一個“鮮”字,英語裡卻遍尋不到一個完全對應的詞,至多是“fresh”、“tasty”,最接近的是“umami”,卻是來自日語。日本因受中國影響,在味覺表達中,對“鮮”尤為敬重,不過他們也是到20世紀初,才給這味道命名為“うまみ”(umami),並將其與甜鹹酸苦四味一起,合稱為“五味”。

    “Umami”的命名者是一位東京帝國大學的學者,他從海帶中發現了鮮味成分穀氨酸鈉,意識到那美妙又無法言說的風味,原來是這化學成分的功勞。後來他的學生從鰹魚花中發現了肌苷酸鈉;其後又有人從香菇中發現鳥苷酸鈉。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鮮味主要來源於三種氨基酸:穀氨酸鈉、肌苷酸鈉、鳥苷酸鈉。氨基酸類物質呈現的味道,明顯區別於“鹹=鹽=氯化鈉”,它是多種風味的複合體,是綜合味感,這也就是鮮味難以形容的原因。

    穀氨酸鈉(MSG):味精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海帶、豆類、魚、肉中的含量相對較高。通常在發酵過程中,穀氨酸鈉濃度會大幅增加,所以醬油、豆豉、魚露等發酵調味品,具有明顯的增鮮作用。

    肌苷酸鈉(Sodium Inosinate):主要存在於魚蝦和肉類中。

    鳥苷酸鈉(Disodium 5′-Guanylate):廣泛存在於菌類,尤其是香菇中。但是隻有經過烹飪或乾燥,其中的相關物質才會轉化成鳥苷酸鈉,所以幹香菇比鮮香菇聞起來更香。

    三種氨基酸是互相協同的,混合在一起鮮味加倍,所以料理時的食材搭配很重要,蘑菇燉雞很鮮美,蘑菇燉青菜就不一定了。

    (原文轉自:食帖《食鮮最高》特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太善良了,不好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