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後來就沒有熊貓參戰的記載了?
7
回覆列表
  • 1 # 歷來現實

    我們說我們是“炎黃子孫”時,大熊貓吃著竹子,笑而不語,那段歷史,有它們的參與。

    作為一種中國產上古神獸,大熊貓響應人類號召,也可能是迫不得已,它們參與了一系列戰爭,最著名的就是奠定後世格局的“炎黃”之戰了。

    據《史記·五帝記》記載,這場四千多年前的戰爭中,黃帝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之所以能夠大勝炎帝,取勝秘訣就在於黃帝一方的秘密武器——猛獸軍團,其中有虎、豹、熊等專業猛獸,也有打醬油的猛獸,當年叫貔貅,如今喚做大熊貓滾滾。

    當年人們對滾滾們普遍寄予厚望,認為它們既威猛又勇敢,甚至用它們的名字給人類的武士開光,也比作“貔”或者“貅”。《山海經》裡,更是把滾滾們稱為“食鐵獸”,很有些後現代重金屬風格了。

    到了漢朝,滾滾們被稱作“貘”,長安城南邊的秦嶺裡,這種黑白軍團還漫山遍野。漢初《爾雅》一書中記載,“貘體色黑駁,食竹”。食鐵獸的神話已經被打破,皇家在上林苑裡對它們的飼養過程中也發現,只吃竹子,滾滾們生活的也很愜意。

    滾滾們心裡也很絕望,誰特麼不愛吃肉?可因為愛吃肉,就被你們扔到戰場上當炮灰,這種動盪生活,不要也罷。假如皇帝的母親或嬪妃喜歡看我們賣萌,只要給口吃的,不用賣命,為什麼不可以接受。

    到了西晉時,人們哪怕再恨鐵不成鋼,也逐漸習慣了滾滾們的新定位,把它們從猛獸行列驅逐出去,滾滾們(那時候被叫做“騶虞”)的名字走向了戰場,這次不是去衝鋒陷陣的,而是去呼喚和平的。西晉人在兩軍交戰的過程中,假如一方高舉寫著“騶虞”字樣的大旗,那就是意味著停戰求和。

    你要假裝認真的分析,為什麼現代戰爭打白旗意味著投降,很可能會從滾滾們的體色上找到靈感。

    別看大熊貓確定了生存發展的總體方針後在賣萌之路上一路狂奔,你照樣不能小看它們的攻擊能力,畢竟人家是熊不是貓。在熊類家族中,滾滾們的咬合力僅次於北極熊,希望您這輩子沒有機會親自去體驗!

  • 2 # 南朝居士

    你說的阪泉之戰吧?

    《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

    至於《史記 五帝本紀》是這樣記載的:“教熊羆貔貅貙虎,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至於說是熊貓,那也是以訛傳訛的成分較大,並不是真的是熊貓參戰,

    因為有熊羆、貔貅,熊貓的古代叫法很多,《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於是有人認為參戰是大熊貓,但是不是太牽強了點?熊羆也好像是棕熊吧?

    還有歷史學家認為只是圖騰文化,是部落信仰,而不是真的野獸,即使是野獸,也不能說是大熊貓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手機充滿電之後電量很快就下降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