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砸光

    很遺憾,我並沒有在正史中發現劉備對關羽之死哭絕倒地三次的記載,對張飛之死三國志、資治通鑑裡也只是留下了劉備的一句感嘆:噫!飛死矣。

    但是,劉備對關羽和張飛之死的反應應該差別很大,這與感情無關,與利益和利害有關,現實的讓人心寒。

    還是看看正史記載吧,“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漢主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看到沒,劉備對關羽之死的反應是忿、恥,畢竟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員被孫吳攻擊導致人地兩失,已經是兩個利益集團的尖銳矛盾。

    丟失地盤的奇恥大辱和統一天下夢想的破滅,讓劉備憤怒、不甘甚至失去理智,於是以為二弟報仇的名義發兵攻打東吳,實則要藉機收復失地。要是僅僅為關羽報仇,何以要兩年後才行動?

    另外,劉備對關羽還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襄陽、樊城被圍時,襄陽人張嘉、王休向關羽獻上了玉璽,關羽又轉交給了劉備。這事讓漢中王劉備很是高興,認為自己稱帝是天命所歸,上天眷顧。也許劉備會想,沒有關羽,自己這個皇帝就會有強行上位的嫌疑。

    至於張飛之死,劉備早就預料到了,預言張飛經常體罰身邊的人遲早會出事。所以在東伐孫權前夕張飛被部下所殺他並沒有太多意外。加之彼時劉備大腦充血,一門心思想著滅掉孫權重奪國家利益,壓根無暇為張飛的個人悲劇分心太多了。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 2 # 羊毛擼擼

    劉備與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按理說劉備待關羽應該與待張飛一樣好才對,但是事實卻不盡然,據《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關羽被殺,劉備的態度是“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而張飛死時,劉備只嘆一聲“噫!飛死矣。”

    早年諸葛亮為實現劉備的宏偉藍圖而寫的計劃《隆中對》之中,要實現漢室復興的抱負,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奪得荊州,而關羽敗走麥城,對劉備來說不僅僅是關羽死這麼簡單了,關羽敗意味著劉備失去了荊州,荊州的失守對劉備來說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劉備其實不僅是在哭關羽,更是在哭荊州。同時劉備自知是不能失去荊州的,這場“哭”可能只是演給別人看的戲,目的是為日後率兵攻打東吳,搶回荊州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那就是美言曰:“為弟報仇”。張飛和關羽基本上沒有顯現出多大的軍事才幹,充其量僅僅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罷了,關羽太傲好得罪人,張飛太浮躁也簡單得罪人,二人不相上下。不過,在二人身後,為何劉備對待他們的距離如此之大,在麼麼看來,長於識人用人的劉備,關於這二朋友的性格可謂知之甚深,在那個戰爭年代,沒有自己的關照,這二人殞命的時機很大,之所以出現關羽身後劉備以痛哭的表情呈現,而張飛身後劉備僅僅說了“噫!飛死矣”四個字,真實是由於荊州丟掉關於蜀漢的影響巨大,劉備疼愛吶!至於關羽之死,自古帝王真性格的能有幾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遊記會減少旅行樂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