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這篇文章重點刻畫了藤野先生,他知識淵博,上課時,“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這些書是“從最初到現今關於這一門學問的著作”。他教學注重藝術性,聲調“緩慢,而很有頓挫”。他生活儉樸,以有一次被火車職員誤認為是小偷。他對學生認真負責,主動長期地為作者添改講義。他一絲不苟,對學生嚴格要求,但又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板著臉說教。而是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他熱情誠懇,對學生的情況瞭解周詳,如因民族習俗而不肯解剖屍體的顧慮。他治學嚴謹,注重實際調查,從瞭解裹腳這種習俗,造成足骨怎樣的畸形。把關心愛護學生,分別時他尊重學生的選擇,理解學生作為弱國子民的強國夢,臨別還贈予題寫了“惜別”二字的相片,這對受盡了歧視和侮辱的清國留學生,是多麼大的鞭策和鼓舞啊。這一描寫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至於影響學生的一生。在對藤野先生的評價後,魯迅先生更進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是為中國”,“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是為學術”,“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正因為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心乃是對華人民的關心,所以魯迅懷著深深的敬意讚頌“他的性格。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介紹: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南韓、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槿不開花,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