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蒙古並非沒入侵非洲的企圖,而是未能成功入侵非洲

    1252年以怯的不花為先鋒率1.2萬人揭開了蒙古第三次西征的序幕,次年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率主力軍出發渡過阿姆河,帶著蒙哥給他的“從阿姆河兩岸到埃及盡頭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習慣和法令。對於順從你命令的人要賜予恩惠,對於頑抗的人要讓他們遭受屈辱”的囑託,從此離開了生他養他的蒙古大草原,也離開了蒙古貴族之間的勾心鬥角,去開闊另外一片疆土了。

    從蒙哥給旭烈兀的囑託可見:此時的蒙古實際上已將埃及納為自己征服的目標之一,如果蒙古成功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這將締造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至此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成為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蒙古咄咄逼人的攻勢令馬穆魯克王朝感受到了現實的威脅。

    然而就在蒙古大軍即將向位於北非的埃及推進時在遙遠的東方戰場上發生的一件事卻影響到蒙古大軍的進一步推進:蒙古大汗蒙哥在南下攻打南宋釣魚城(位於今重慶合川)時陣亡(一說病亡),按蒙古慣例大汗死後應當召開忽裡勒臺大會選舉新的大汗,而手握重兵的各路將領都會千方百計趕回蒙古本部參加忽裡勒臺大會或爭取成為大汗或擁立自己中意的汗位繼承人選。得知蒙哥死訊的旭烈兀率主力部隊東歸,只留怯的不花率兩萬部隊駐守敘利亞,這實際上已不足以征服埃及,也許旭烈兀的打算是讓怯的不花暫時留守敘利亞,等自己從東方折返回來後再一舉出兵埃及。

    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也意識到了蒙古的威脅,而旭烈兀率部東返實際上為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馬穆魯克王朝決定先發制人消滅怯的不花的留守部隊。1260年9月3日由埃及蘇丹忽都斯·貝爾巴斯率領的馬木魯克騎兵和其他穆斯林軍隊(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集結起大約5萬部隊對戰由怯的不花率領的2萬混合部隊,在今天巴勒斯坦那布盧斯附近的艾因賈魯平原交戰。 交戰結果是精銳的穆斯林軍隊戰勝蒙古領導的聯軍。

    在經歷艾因·賈魯戰役的失利後蒙古勢力又連續在東方的南宋戰場受挫,與此同時蒙古內部的矛盾日益升級:先是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而爆發內戰,忽必烈上臺後又因為推行漢法而引起窩闊臺、察合臺等人的後裔不滿,由此導致了元朝和四大汗國的分裂。在這種情況下旭烈兀在今天的中東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後來伊爾汗國皈依了伊斯蘭教,基於共同的宗教信仰伊爾汗國不再侵犯馬穆魯克王朝,轉而和北方的欽察汗國對立起來,就這樣蒙古勢力再沒對非洲有進犯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震遇難者存銀行的錢,最後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