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先不說英華人對於清朝的情況有所瞭解,就說假設英國確實打敗了,他損失什麼麼?

    人家英國幾乎什麼都不損失,最多損失一些做生意的機會。清政府還能攆著英華人,去把英國的馬六甲、印度等殖民地給侵佔了不成?

  • 2 # 趙永如

    謝謝邀請。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一直處於出超狀態,英國雖然是一個靠掠奪和侵略起家的殖民主義國家。但是,剛開始它真的不敢輕舉妄動,所以當初派使者來是抱著虔誠的態度,想與天國交好的。由於清政府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非要人家行三拜九叩的大禮。結果因此結怨,於是惱羞成怒。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如果當時能放低姿態,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進行工業革命。進行改革,中國就不會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中國地大物博,有著悠久的歷史。好比一塊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怎能不讓那些貪婪的野獸覬覦而鋌而走險呢?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打敗了,人家可以抽身而退,損失不大,打贏了,獅子大開口,讓你賠的傾家蕩產,反正你家大業大,這就是有錢人為什麼不敢招惹小混混的道理。除非你有足夠的實力擺平他,甚至消滅它,讓他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只可惜,當時中國只是一個大國而並非一個強國。而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是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顯然不是英華人的對手。如果有現在的政府,放在當時的歷史機遇,現在世界即使不完全是中國的版圖,最起碼全世界都的說中國話,過中國年,用中國錢

  • 3 # 安之若素150004373

    第一

    1.英國在一戰是全世界頂級資本主義列強強哥,被稱為日不利落敵國不只是因為全球各處都有他的殖民地,英國早已開展工業革命,領先了中國一個文明史。

    2.當時的英國佔全世界工業產值32%.美國第二22%,德國 13.2%,法國 10%,沙俄 3.7%,奧地利3.1%,義大利2.2%,日本 1%。反觀中國清朝世界排名20開外。英國的工業水平是清朝的近70倍。

    3.在1870年到1913年40年間,日本開始民治維新,再加上甲午戰爭以後開始對中國掠奪,經濟增長了3.3倍,而中國則因為結束太平天國運動,整個國家沒有大的戰爭破壞,以及隨後洋務運動,外國資本的進入,在這40來年時間,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以及較小幅度增長(與鼎盛時期,不過增長10%).但中日經濟總量差距由原來中國的8.5倍縮小到3.3倍。

    4.經過上述數字列舉,英國會懼怕一個腐朽,貧窮,疾若而政府富的流油,百姓期望解救的農耕社會嗎?

    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2000人的先頭部隊竟然能從天津登入一直打到北京城。

    第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親剛去世,母親卻擅自將房屋賣給哥哥,買賣合同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