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後置後驅不是更好嗎?
8
回覆列表
  • 1 # 盧鴻鳴百科編輯

    後置後驅,前置後驅和前置前驅其實技術上都大同小異,各有千秋!優缺點也近乎等量!高檔車資料幾乎都是前置後驅的,很多跑車也都是前置後驅 ,中國產中級裡面銳志是前置後驅的,並不是轎車都是前置前驅。前置後驅是汽車驅動形式的常用術語,‘目目’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ont—engine , Rear—drive,簡稱FR),是一種最傳統的驅動形式。 是指發動機的佈置方式以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 一般的汽車 都有前、後兩排車輪, 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 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車輪就是驅動輪。按照驅動輪的數量, 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根據發動機在汽車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 兩輪驅動又分為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等四種形式。四輪驅動又可以分成四種驅動模式:全時四輪驅動(Full-Time)、分時四輪驅動(Part-Time)、適時四輪驅動(Real-Time)和分時/適時混和四輪驅動。目前, 在轎車最常用的驅動方式是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和全時四輪驅動三種形式。

    後置後驅是指發動機佈置在汽車後部,與差速器和手動變速器連成一體,後輪為驅動輪,發動機佈置在後橋後方,此為後置後驅!那麼這樣做的優缺點有哪些呢?

    優點:

    傳動效率高,燃油經濟性好。由於橫擺力矩小,車輛操縱非常靈活;具有良好的起動和爬坡效能,而且幾乎與負荷狀態無關;由於發動機、變速器和差速器連成一體,所以力的傳遞路線很短; 由於前輪負荷小,所以轉向輕便; 制動力分配合理; 前懸架構造簡單; 發動機易於拆卸; 車身底板上,沒有隆起的通道或者只有很小的通道;前面可以使用小懸掛。而且隨著車橋運動學和彈性運動學的進一步發展,保時捷、寶馬、奧迪等已經成功地提高了車輛在穩定狀態(現在車輛的不足轉向點趨向高側向加速度)、非穩定狀態以及在受到轉矩轉向效應時的直線行駛效能和彎道行駛效能。

    缺點:

    直線行駛效能一般(主銷後傾角的出廠值達8°); 側風敏感性大;由於前輪負荷小,在冰面上行駛時轉向困難; 轉彎行駛時呈現明顯的過度轉向; 發動機懸置需承受的力矩為發動機轉矩乘以總傳動比; 由於管路短,排氣裝置設計難度大; 發動機消聲問題難以解決; 複雜的換擋機構;當散熱前置時,需要很長的水管; 由於用強制冷卻,散熱器所需功率大,電動風扇僅在散熱器前置時才能使用; 暖風裝置的暖水管或暖風管較長; 燃油箱難以佈置在安全區域;還有行李箱空間受到很大限制。再則如果是發動機佈置在後橋上方或後方的短軸距高重心車輛,在車輛沿著陡坡向後溜車時,如果作用在後橋上的駐車制動器突然施加駐車制動,則會有翻車的危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魅族15系列終上線,眾所期待的它會是魅族的真旗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