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侃侃歷史
-
2 # 看不見的角落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是南北朝時期為眾人所知的一場重要改革。改革當中的核心部分就是脫離原有的鮮卑族特色,從語言文字到行為習慣全部向漢文化靠攏。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改變原有的鮮卑族姓氏,將之簡化為漢姓。從根本上轉變鮮卑族的身份認同,提升北魏的整體文明演進水平。
孝文帝時期的姓氏改革非常徹底,皇族拓跋氏改為元氏。原本的鮮卑名像是“乙若弗”、“沙漠汗”、“什翼犍”這類的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記載之中。而且,皇族和大族基本上都會在本族內部以類似“伯仲叔季”的取名方式確定排行。孝文帝漢化改革之根本目的在於拉近北魏皇族和漢人士族之間的距離。自從道武帝拓跋珪建國以來,南北朝的對抗日益陷入膠著狀態中,雙方各有勝負。北魏原本依靠的鮮卑騎兵部隊已經日漸出現疲態,如果想要統一中原就需要改變戰略。以新興的國家勢力取代原有的鮮卑武將集團,並且實現北魏官僚的文官集團建設。無論是遷都洛陽,還是改革軍制都是為了這專案的而服務。這是孝文帝的一次大膽嘗試,但是可惜卻最終葬送了整個北魏鮮卑帝國。
孝文帝漢化改革嚴格說來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主持進行的。內容包括均田令,制定俸祿等級,地方上實行三長制等等。孝文帝親自執行的改革實際上是在馮太后的基礎上完成的,但實際上孝文帝的改革過於急躁,走過了頭。過分強調漢族的優越性,卻沒有繼續保持好鮮卑民族的勇武性。簡單地漢化政策沒有強有力的國家支援,致使北部六鎮武裝的地位待遇急速下降,內部的離心力不斷加強。
最終,北魏雖然完成了漢化改革,卻引發了六鎮起義,爾朱榮趁勢崛起,北魏皇朝走向了分裂與滅亡。僅河陰之變中,北魏皇族自皇帝、太后以下一千餘人被爾朱榮所殺。北魏元氏一族也從此時開始沒落,成為了世家大族和軍事豪強手中的傀儡。歸根結底,這都是由於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改革過了頭。西魏北周時期,國家又開始進行胡化政策。隋文帝楊堅被賜姓“普六茹”,唐高祖李淵的祖先也被賜姓“大野”,自此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徹底被顛覆,直到楊堅建立隋朝恢復了漢族王朝的統治,一切才宣告結束。
文:經典守望者
回覆列表
孝文帝,471年即位後,為了鞏固政權,並且於494年將都城從平城遷往洛陽,開始實行了一系烈漢化改革,內容有:改穿漢服 ;改說漢語;改稱漢姓;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改革戶籍;參照南朝人典章制度設立官制;設定樂官,修訂法律,改革官職名稱,沿用漢族制度。孝文帝的改革使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與漢族逐漸趨同,推動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程序,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