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一般是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屬於預先(預備)熱處理,淬火回火屬於最終熱處理,也稱調質處理。特殊例子有正火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的。
下面是定義,我儘量把用逗號把定義切開。
正火是,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完全奧氏體化後(亞共析鋼就是Ac3過共析鋼就是Accm),保溫一段時間,空冷,目的是得到珠光體組織
退火是,將組織偏離平衡狀態的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適當方式冷卻,目的是得到平衡組織。它的定義就是這麼模糊,因為它包括的範圍很大,正火可看作退火的一種,按照加熱溫度,退火可分為:
完全退火(完全奧氏體化),
不完全退火(比較經濟適合工業生產,球化退火是一種不完全退火),
再結晶退火(再結晶溫度以上),去應力退火(回覆溫度以上,再結晶退火也是一種去應力退火,具體看題),
等溫退火(加熱至Ac1或Ac3以上,保溫,快冷至Ac1以下,等溫轉變,特點是多了快冷的過程節約時間)
擴散退火(加熱到Ac3以上,長時保溫,爐冷,目的是消除偏析,典型題是消除S偏析,但是不能消除P偏析因其原子擴散速度小難以熱處理消除,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等等)
淬火是,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完全奧化,保溫一定時間,以大於臨界冷速速冷(水淬或油淬,油淬變形小不易淬裂),目的是得到馬氏體。
回火一般緊跟淬火,將淬火鋼加熱到Ac1以下適當溫度,保溫,適當速度冷卻(油冷或水冷)目的是提高塑性韌性。不可避免的回火會導致強度硬度下降,但是隻要符合需求就行,強硬度和塑韌性通常來說升降相反,它的目的就是調整四屬性使它們符合需求,調整質量所以叫調質處理嘛。
強烈推薦崔忠圻寫的<<金屬學與熱處理>>,新版藍皮的那個,與舊版黃皮的相比精簡了整整一半,知識點脈絡非常清晰。
給個贊吧嚶嚶嚶(ಥ_ಥ)
淬火時最常用的是水或油,主要看你淬火的材質是什麼。目前也有用水性淬火液的。
熱處理退火在爐內冷卻,用不到淬火劑。
順序一般是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屬於預先(預備)熱處理,淬火回火屬於最終熱處理,也稱調質處理。特殊例子有正火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的。
下面是定義,我儘量把用逗號把定義切開。
正火是,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完全奧氏體化後(亞共析鋼就是Ac3過共析鋼就是Accm),保溫一段時間,空冷,目的是得到珠光體組織
退火是,將組織偏離平衡狀態的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適當方式冷卻,目的是得到平衡組織。它的定義就是這麼模糊,因為它包括的範圍很大,正火可看作退火的一種,按照加熱溫度,退火可分為:
完全退火(完全奧氏體化),
不完全退火(比較經濟適合工業生產,球化退火是一種不完全退火),
再結晶退火(再結晶溫度以上),去應力退火(回覆溫度以上,再結晶退火也是一種去應力退火,具體看題),
等溫退火(加熱至Ac1或Ac3以上,保溫,快冷至Ac1以下,等溫轉變,特點是多了快冷的過程節約時間)
擴散退火(加熱到Ac3以上,長時保溫,爐冷,目的是消除偏析,典型題是消除S偏析,但是不能消除P偏析因其原子擴散速度小難以熱處理消除,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等等)
淬火是,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完全奧化,保溫一定時間,以大於臨界冷速速冷(水淬或油淬,油淬變形小不易淬裂),目的是得到馬氏體。
回火一般緊跟淬火,將淬火鋼加熱到Ac1以下適當溫度,保溫,適當速度冷卻(油冷或水冷)目的是提高塑性韌性。不可避免的回火會導致強度硬度下降,但是隻要符合需求就行,強硬度和塑韌性通常來說升降相反,它的目的就是調整四屬性使它們符合需求,調整質量所以叫調質處理嘛。
強烈推薦崔忠圻寫的<<金屬學與熱處理>>,新版藍皮的那個,與舊版黃皮的相比精簡了整整一半,知識點脈絡非常清晰。
給個贊吧嚶嚶嚶(ಥ_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