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日升昌

     漁梁古鎮的俊美不只在於它的“斜陽西照,漁舟唱晚”,歷經年月滄桑和前史磨鍊的古鎮民居,也處處展示出一種淒涼之美。

      鎮上的房子沿著背面的山勢鋪陳下來直到江邊,一概是青瓦白牆翹屋簷,擺放有序,重重疊疊。在Sunny的照射下,一清二楚的修建就像一幅上色凝重的版畫。   作為徽商從水路出走的重要碼頭,不少船舶棲集在這裡,預備揚帆東行。聽說,那時的大街比現在的大街要長得多,街上滿是酒樓客棧。東來西往的客人集合於此,很多的迎來送往構成了當年的富貴與悲慼,“漁梁送行”也成為其時的徽州八景之一。   作為“焰火三月下揚州”的入江口和古渡頭,漁梁古鎮其實很小,老街也並不長,從漁梁壩沿窄窄的青石板拾級而上,很快便到了漁梁老街。   老街沿江呈東西走向,彎曲不過1000米,筆直該街則衍生出10餘條冷巷,昌盛的商業街和安靜的巷弄,構成了漁梁古鎮內部頗具特徵的街巷空間。   

    走在老街上,腳下是一色的石板卵石路面,街兩頭則是一色的木排店面,重樓挑簷,遮住了一大半街面。昂首仰視,藍天似乎成一線。   在漁梁老街東頭,人們首要看到的就是隔江而峙的一座樹木蔥籠的高山。《歙縣誌》載:其山豐鬱秀美,端凝若堂,東向而峙,每將曉日未出,紫氣照射,山光顯爍,類赤城霞,故名“紫陽”。紫陽山上本來有座老子祠,還有禹王臺等奇蹟。宋代大儒朱熹的父親朱松在徽州府城“學於郡學”,曾多次遊歷紫陽山。朱松寓福建尤溪之後,對紫陽山仍記憶猶新,並刻“紫陽書堂”印章,以表達自己對徽州故土“未嘗一日而忘歸”的懷念之情。朱熹為此專門做《名堂室記》以記。紫陽山後來逐步變為人們留念朱熹的一個人文佳境。朱熹又叫朱紫陽,其典亦即出於此。   

    在美麗的紫陽山下有一座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九孔古石橋橫跨練江,石橋原名“壽民橋”。傳說在締造時,鄉紳富戶集合捐資,非常熱烈,一位短衣裝扮的農人也乘興往裡擠,有錢人訕笑他沒錢還來湊熱烈,這位農人卻提出:榜首孔橋洞他包了,讓有錢人們跟著他往後建橋。成果,他把榜首個橋洞修得很高,後邊的有錢人叫苦連天,因為他們有必要就勢建起高橋洞,要拿出更多的錢修橋。因而壽民橋的橋孔成了徽州古橋中最高的。   

    傳說歸傳說。其實壽民橋橋洞修得高,是因為練江上的船可以不下帆直接通行的原因。因為橋在紫陽山下,後人都稱壽民橋為“紫陽橋”。紫陽橋頭有新安關亭,從府城延伸的徽商古道穿亭而過,這就是有名的“新安榜首關”,歙縣、休寧、績溪、黟縣等地商旅人等,不少都從這條古道下杭州,闖世界,創始工作。此關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徽商通過了這一“關”,後邊還有更多的關口要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井裡的水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