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東木子

    據果業通訊息 草莓灰黴病的防治措施。

    分佈為害:灰黴病為草莓主要病害。分佈廣泛,發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護地內發生,南方露地亦可發病。

    症狀:

    主要為害花器、果柄、果實、葉片。

    花器染病時,花萼上初呈水漬狀針眼大的小斑點,後擴充套件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較大病斑,導致幼果溼軟腐爛,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灰褐色黴狀物。

    果柄受害,先產生褐色病斑,溼度大時,病部產生一層灰色黴層。果實頂柱頭呈水漬狀病斑,繼而演變成灰褐色斑,空氣潮溼時病果溼軟腐化,病部生灰色黴狀物,天氣乾燥時病果呈幹腐狀,最終造成果實墜落。

    葉片受害,初產生水漬狀病斑,擴大後病斑呈不規則形,溼度大時,病部可產生灰色黴層,發病嚴重時,病葉枯死。

    發生規律:以菌絲或菌核在並殘體和病株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風雨傳播。病菌以花期侵染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從傷口侵入。在適溫條件下,傷口侵入發病速度快且嚴重。借風雨及病果間的互相接觸引起再侵染。底紋、高溼利於病害發生與流行。偏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法:經常剔除爛果、病殘老枝,並將其深埋或燒燬,減少病原菌的再侵染。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及黃葉,保持棚室乾淨,通風透光,適當降低密度,選擇透氣、排灌方便的砂壤土;避免施用氮肥過多。地膜覆蓋,防止果實與土壤接觸,避免感染災害。

  • 2 # 舒心農場

    灰黴病是草莓常見的一種病害,分佈廣泛,危害嚴重。棚室生產草莓,由於溼度大,發病機率更高。灰黴病的病原為真菌,發病早期可感染葉柄、葉片、花蕾、花朵和果梗,葉和果梗發病部位產生褐色水漬狀斑。漿果成熟期,危害症狀非常明顯。受侵染的漿果初期出現油漬狀淺色小斑點,然後擴大到整個果實,果肉變軟,表面密生灰色黴狀物。未成熟的果實感染初期產生淡褐色乾枯病斑,後期呈幹腐狀。葉片及匍匐莖感染後,初期出現暗黑色病斑,嚴重時乾枯死亡。該病在氣溫20℃左右,溼度較大的情況下易發病;在空氣乾燥,氣溫31℃以上或2℃以下的高溫和低溫條件下發病較輕。灰黴菌孢子從健全組織侵入的能力較弱,多從傷口或枯死的部位侵入。

    防治措施:

    (1)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合理密植;經常去除老葉、枯葉;防止氮肥過量造成秧苗枝葉鬱閉。

    (3)降低溼度採取高壟、地膜覆蓋方法降低棚室內溼度;用滴灌或膜下灌溉技術控制水分過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4)藥物防治從草莓現蕾至開花要噴藥保護,使用的藥劑有甲基託布津500~1000倍液,波爾多液200倍液,多菌靈1000倍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流一個月後腰疼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