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野小田

    這個是每個畢業的寶寶都會進入的迷茫的階段。對於過來人還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你說下,僅供參考。首先你要考慮幾個問題:

    1.你對自己的人生是怎麼規劃的?你學的是什麼專業?

    2.在哪裡發展會比較有優勢?

    3.在本地發展方向如何?

    4.如果去別的城市的話會不會更好?

    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去選擇去外地,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到處都充滿了機會和機遇。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出門去創下也可以,不行的話只當去增長下經驗,為以後發展跳槽做好準備。如果發展好了就事業就順利了呀。

    其實,有時候,本地也不見得發展的不好。首先,父母在身邊,在家千日好。朋友也在一起,人脈關係會好些。在外地隻身一人,什麼都從0開始。

    看你傾向什麼,可以和家人商量下。年輕人,不去外面看下可能是不會罷休的。我見過很多例子。

    有兩個朋友,之前一起畢業一起上班的同事,就所謂的本地。其中一個很有野心,覺得在這裡上班滿足不了他,也總是發展不好。後來,辭職隻身去上海,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困難。後面發展的很好,現在都成為公司的主管級別的。相反,另外一個在這邊上班雖然很順利,但是,工資水平也不高,跳槽了幾次,還是老樣子。大環境不同。看你追求的是什麼。

    哪裡都有發展好,哪裡都有發展不好的。決定權還是在你這邊。

  • 2 # 旅食家

    之前我也有一個學姐,因為咱們是師範院校,所以她在畢業之後就參加了一個人才引進的專案,去了一個比較小的城市,那裡的工資穩定,而且薪資待遇和安家費之類的都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但是就算這樣,她到了之後會感覺非常的不適應,因為她的目標不是作為一個老師,而是繼續深造,開展她的科研活動。

    而且因為這是一個小地方,所以要憑什麼教師的職稱,全部都是要看關係的,再加上在這個學校裡面基本上都是人才引進專案而過來教書的大學生,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本地人,所以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她的歸屬感是不怎麼強烈的。

    一開始她想著離開這裡換一個工作,但是這也是個不實際的想法,因為她已經跟人才引進的專案方簽訂了合同,如果要走的話還要返還安家費。再加上她那個時候也沒有重大的科研成果,二也不是應屆生,所以已經沒有更好的機會等著她了。因此她在那裡一呆就是四年,或者舉目無親的生活,那種奮發向上的感覺漸漸被消磨,所以現在她還是打算要離開這個小地方,回到自己的老家那邊。

    所以她的故事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不管你生活在哪裡,身邊有一個圈子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情懷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但是情懷也是靠想象才能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連良老師和於魁智老師的《空城計》,孰強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