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寫了廬山。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0),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之為“蘇東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書畫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只寫了廬山。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0),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之為“蘇東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書畫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