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使用者一無所有

    1,李世民對重臣們十分猜疑,怕自己駕崩之後自己的兒子李治無法駕俞重臣

    2,女帝登基,為確保自己的大權,故對朝中重臣下手

  • 2 # 淡定0523

    不知道題主問的問題中“唐朝盛世”的時間段是哪一個時期,是李淵建立唐朝後,到李世民登基這一段時間,還是指李世民在登基後開創“貞觀之治”這一唐朝盛世時期,對功臣的清算?

    那我先談談李世民登基後這一時期來說吧!中國漫長的封建帝制歷史的長河中,始終流傳一句話“伴君如伴虎”,是那些陪伴在君主皇帝身邊的大臣,特別是重大貢獻的文臣武將的真實寫照。在開疆拓土建立千秋霸業的時候,對你信任有加,稱兄道弟。但是一旦建立國家政權,登上皇位,卻處處小心防範,翻臉無情,對曾經的兄弟開始不信任,始終害怕會謀害自己,影響自己的皇位,以至於以往的開國功臣幾乎很少有善終的。

    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明太祖朱元璋,帶著兄弟們四處征戰,流血犧牲,最終推翻元朝,重新奪得漢人自己的領土,按道理說,這些冒著生命追隨朱元璋的兄弟可以安享富貴,樂得悠哉,可是最終因為“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把所有的開國功勳殺得所剩無幾,光受牽連的人就達到了6萬,“火燒慶功樓”的故事也給後來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流傳至今。

    其實唐朝是個例外,李世民當年還只是秦王時,經過“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後登上皇位!李世民卻不是心胸狹窄之輩,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開國功臣,更是為二十四位功臣繪製畫像,高掛三清殿中的凌煙閣,所有人記得他們的功勞!

    這些功臣在李世民在世時,得到重用,並充分的信任他們,出現了一批能臣武將,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程咬金,尉遲恭,李靖,侯君集等等…本來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皇帝也是心胸豁達之人,對部下沒有猜忌,上下一條心,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就是有一位老兄就沒那麼幸運,遭到了李世民的誅殺,也是李世民誅殺的唯一的一位,而這位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將侯君集。不過李世民誅殺侯君集確實事出有因,從當時看,侯君集被誅殺也的確罪有應得。

    侯君集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等。曾隨李靖學習兵法,卻誣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貞觀年間,隨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功勳卓著,開始居功自傲,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家人被遷至嶺南。

    喜歡的話,點關注,支援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三七粉,是飯前還是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