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我在文體方面很突出,學術上更是超過同齡人很多。我沒有過度張揚,只是率性而活,卻有朋友勸我不要在各個方面都顯得太突出。問題是,我認為自己已經很收斂了。其實我可以感覺到,年級裡很多人都對我有一種敬畏感,我並不喜歡這樣,所以對身邊人都很寬和。只是上課答辯時比較氣盛,便有人背後議論。朋友告訴了我,起初彷徨,後而憤慨,如今有些迷茫。
回覆列表
-
1 # 甯玥叭叭
-
2 # 青音約
我覺得我給你舉個例子吧,鶴立雞群,不是鶴太愛表現,也不是雞太普通,只是群體不同而已,層次不同而已。你對自己的要求和所面臨的困惑,是他們不瞭解的,所以當你想的是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別人卻認為你在刻意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講究中庸之道,就是凡事不出頭。其實本身就沒有一個確定的處事原則,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去做,怎麼去生活,我們都是受到文化、環境、教育、父母和夥伴的影響。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生態理論。如今這樣的趨勢更是明顯,我們內心都有想成為的樣子,想過的生活,只要現在的狀態不是滿意的,我們總會改變,這種改變沒有好不好之分,只是你喜不喜歡。你所說的展現自己,也是一樣。可能你覺得有一個很棒的想法,需要和老師交流。並不是為了什麼,但是朋友就說你不要出風頭,你覺得你該聽他的嗎?縱使這樣面對了一些社會壓力,朋友的壓力環境的壓力,但是這就更提示你,該努力學習努力生活,透過努力去一個更好的,能滿足你生存的沃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種事情完全不值得困擾,總有和你一樣的人,他們會欣賞你,只要你不斷努力,你也會進入更好的環境,包容你的各種觀點和行為。這就好比,別人說我們變了,不是我們變得不好了,而是不符合他的預期和目的了。交往做事,要分清別人建議的出發點甚至他的個人格局,不要被這些困擾影響。
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別的觀點和行為都會影響我們,包括你我的思維不是也被主流價值觀影響麼?但是諸如應不應該outstanding這樣的問題,更多的應該是心態的調節。就是我們面對大量的資訊和意見,不應該被衝昏了頭腦,而是仔細思考權衡各種意見,保持心態的平衡。我覺得這種問題是你心裡有答案的,但是有些心浮氣躁,被別人影響的不知道到底怎麼是對的了。有時候放平心態好好想想,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這個應該要看情況吧。與自己所在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假如周圍的人都很平凡嚴重點說平庸,哪怕自己只比他們優秀一丟丟。那麼在他們眼中也是傑出的厲害的那一個。如果比他們強很多,那就是鶴立雞群了。
與一群平凡的人在一起,就自己優秀一點,那就沒必要藏著掖著了。不然,這個群體如何進步。假如是天壤之別,隨便漏點才藝都甩他們幾條街,那不妨收斂收斂。差別太大,很容易成為別人口中的妖孽、變態、魔等等……畢竟還在這群體裡生活,被孤立可就難熬了!
但是如果周圍都是些鬼才啊,臥龍啊,鳳雛啊什麼的,能暫時比他們強是能力,能保持一直超越他們,那才是水平。進入中科院試試,能把他們都踩扁了,那就不用想應不應該了,無論做什麼對周圍的人來說都是最傑出的,官方說法就是權威。
所以說主要看自己所在的環境所生活的群體,思考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來確切自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