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從17年開始變成了全球熱門話題,信仰者認為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支付概念和貨幣信仰,甚至影響未來的經濟格局。懷疑者認為它們是“龐氏騙局”,是變相傳銷。
現在由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區塊鏈有什麼特別的技術。
一、網路路由
其實區塊鏈技術本質是一種記賬方式,是透過區塊鏈客戶端進行記賬,例如甲乙丙丁是4個區塊鏈客戶端,他們執行在不同的裝置上,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裝置上,彼此獨立工作,因此我們也將甲乙丙丁叫做“網路節點”。透過這個這些節點執行,可以互通交易資訊,因此也可以彼此“記賬”,形成一本互相獨立而且一致的賬本。這種互通訊息的功能叫做“網路路由功能”
二、共識演算法
在區塊鏈網路中,每一個節點都維護並且記錄著自己的賬本,賬本中記錄了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資訊。既然節點是相互獨立的記賬,那麼如何保證每一個節點的賬本內容一致呢,因此區塊鏈要設定一個規則,即是“共識演算法”。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透過“擲骰子”的方式先選出一個節點,那麼大家在一段時間內以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為準,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內容會用過網路路由功能廣播出去,大家接收後,各自根據自己現有的賬本內容進行驗證,看是否能跟以前的內容銜接的上,如果沒有問題,則大家就將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儲存到自己的賬本上。
當然考慮到“擲骰子”的方式選出的“節點”要負責整理資料、先行驗證資料、打包資料,廣播資料,這個工作比較辛苦,因此區塊鏈會設計一種激勵機制,就是被“擲骰子”選出的“節點”可以獲得系統的獎勵。(例如以比特幣為例,負責整理資料,打包資料等工作的節點會獎勵N個比特幣)因此大家都希望“骰子"能選到自己,搶到整理打包資料的權利,獲得系統獎勵。所以大家都會相互競爭,我們將這種競爭的過程叫做“挖礦”。
三、密碼學雜湊函式
這個比較複雜,不適合展開來說,就簡單說一下吧,區塊鏈採用公開的金鑰演算法(一般採用SHA-256雜湊函式),它是有兩個金鑰的。彼此配合使用,一個叫私鑰,一個叫公鑰,可以互相加密,顧名思義,公鑰公開,私鑰自己保管,也就是公鑰加密的資料必須私鑰來解密,私鑰加密的資料也必須公鑰來解密。
現在總結一下,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就是:大家共同來參與記賬,透過區塊鏈設定的一種規則不斷選出節點記賬者,其他節點接受驗證,如果大家驗證無誤,就全部節點統一記賬,並且每個使用者都有公鑰和私鑰來表示自己的存在,並且透過區塊鏈系統實現向其他節點發送有價值的資料。
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從17年開始變成了全球熱門話題,信仰者認為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支付概念和貨幣信仰,甚至影響未來的經濟格局。懷疑者認為它們是“龐氏騙局”,是變相傳銷。
現在由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區塊鏈有什麼特別的技術。
一、網路路由
其實區塊鏈技術本質是一種記賬方式,是透過區塊鏈客戶端進行記賬,例如甲乙丙丁是4個區塊鏈客戶端,他們執行在不同的裝置上,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裝置上,彼此獨立工作,因此我們也將甲乙丙丁叫做“網路節點”。透過這個這些節點執行,可以互通交易資訊,因此也可以彼此“記賬”,形成一本互相獨立而且一致的賬本。這種互通訊息的功能叫做“網路路由功能”
二、共識演算法
在區塊鏈網路中,每一個節點都維護並且記錄著自己的賬本,賬本中記錄了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資訊。既然節點是相互獨立的記賬,那麼如何保證每一個節點的賬本內容一致呢,因此區塊鏈要設定一個規則,即是“共識演算法”。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透過“擲骰子”的方式先選出一個節點,那麼大家在一段時間內以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為準,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內容會用過網路路由功能廣播出去,大家接收後,各自根據自己現有的賬本內容進行驗證,看是否能跟以前的內容銜接的上,如果沒有問題,則大家就將這個節點的賬本資料儲存到自己的賬本上。
當然考慮到“擲骰子”的方式選出的“節點”要負責整理資料、先行驗證資料、打包資料,廣播資料,這個工作比較辛苦,因此區塊鏈會設計一種激勵機制,就是被“擲骰子”選出的“節點”可以獲得系統的獎勵。(例如以比特幣為例,負責整理資料,打包資料等工作的節點會獎勵N個比特幣)因此大家都希望“骰子"能選到自己,搶到整理打包資料的權利,獲得系統獎勵。所以大家都會相互競爭,我們將這種競爭的過程叫做“挖礦”。
三、密碼學雜湊函式
這個比較複雜,不適合展開來說,就簡單說一下吧,區塊鏈採用公開的金鑰演算法(一般採用SHA-256雜湊函式),它是有兩個金鑰的。彼此配合使用,一個叫私鑰,一個叫公鑰,可以互相加密,顧名思義,公鑰公開,私鑰自己保管,也就是公鑰加密的資料必須私鑰來解密,私鑰加密的資料也必須公鑰來解密。
現在總結一下,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就是:大家共同來參與記賬,透過區塊鏈設定的一種規則不斷選出節點記賬者,其他節點接受驗證,如果大家驗證無誤,就全部節點統一記賬,並且每個使用者都有公鑰和私鑰來表示自己的存在,並且透過區塊鏈系統實現向其他節點發送有價值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