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86157870871

    1、古之善書者多壽,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

      2、書法亦就佛法,始於戒律,精於定慧,證於心源,妙於了悟,至於極也,亦非口手可傳焉。

      3、內典《金經》雲:“非法非非法。”書家悟得此訣,何患食古不化。

      4、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慾,字生精神,是亦誠中形外之一證。

    6、 渣滓去,則清光來,若心地叢雜,雖筆墨精良,無當也。故揚子云:字為心畫。

    7、昔人有聯語云:夫復何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書亦當知此意。

    8、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書亦如之。

    9、“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作書須有此氣象。而其細心運意,則又如穿針者束線納孔,毫釐有差,便不中竅。

    10、 明窗淨几,筆墨精良,於時抽紙揮毫,以繪我胸中之所有,其書那得不佳!若人聲喧雜,紙墨惡劣,雖技如二王,亦無濟矣。

    11、一部《金剛經》,專為眾生說法,而又教人離相。學古人書,是聽佛說法也。識得秦漢晉唐書法之妙,而會以自己性靈,是處處離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靜坐,收拾得此心,潔潔淨淨,讀書有暇,興來弄筆,以自寫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餘未之能也。

    13、作字須敬,非僅欲字好,即此是學。味明道此語,謂作字能主一無適,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氣,不食其質。

    15、心粗氣浮,百事無成。書雖小道,亦須靜定。

    16、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訊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黃山谷曰:“詩不可鑿空強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餘謂書亦不可鑿空強作,神與古會,便自工耳。

    19、握筆之法,虛掌實指。指聚則實,指實則掌自然虛。

    20、死指活腕,書家無等等咒也。指死則筆直,腕活則字靈。

    21、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22、字須筆筆送到,到筆鋒收處,筆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須明隸法,作隸切忌楷氣。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之氣象。

    24、用筆最忌妄發筆力。筆鋒未著紙,而手已移動,則浮而輕,蓋力在外故也。

    25、“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此兩句極盡書法之妙。意到筆隨,不設成心,是上句景象也;無垂不縮,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吃降壓藥對身體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