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秘密

    張士誠是元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起兵反元,所以他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雖然這份功勞沒有朱元璋大,但是一直被銘記在歷史中。張士誠的功勞是無法被抹去的,但是他的後期也曾出現過腐敗,那麼張士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在歷史上他活了47歲,他是怎麼死的呢?

    民間傳聞,明初朱元璋到蘇州一帶微服私訪,偶聞當地民眾稱呼過世的張士誠為“張王”,而稱自己叫“老頭”。朱元璋本來就對當年百姓呼應張士誠,頑強抵抗明軍耿耿於懷,這次更是讓他傷透了心。作為報復,他下令在蘇州實施史上最繁重的稅賦,以致數十萬當地居民離鄉背井,逃避到蘇北及安徽一帶定居。

    蘇南地區“掛天燈”、“九四香”的風俗也是源於對張士誠的紀念,他的小名就叫張九四。按理,張士誠這麼受百姓擁戴,在世應當是百姓的“好公僕”,答案是否定的。張士誠出身草根,深知百姓疾苦,他自立為王后也曾勤政愛民,減輕賦稅,振興經濟,老百姓日子紅火。可是好景不長,隨著他割據東南,自封“吳王”後,不問政事,驕奢淫逸。即使到了今天,蘇州一些地名還能反映出他的劣跡。比如,蘇州有一條叫“桐芳巷”的地方,就是來自當年張士誠為了搜尋各地美女供他玩樂,而建造的“香桐”和“芳惠”兩座樓閣的合稱。另一條“錦帆路”,是源於張士誠採用錦繡做船帆供河上游玩。

    張士誠在專心享受榮華富貴後,政務基本上託付給了弟弟張士信。有其兄必有其弟,他弟弟雖為丞相卻對公事不聞不問,推給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這三個一介書生,哪是幹實事的料。張士誠政權上下貪腐成風,不思進取,最終敗給了朱元璋。

    張士誠稱王后,所轄地區多年無戰事,人口稠密,經濟昌盛,生活開始驕奢淫逸,不思進取,政事也不再過問。他的弟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等一干親屬貪圖富貴,家中堆滿珠寶字畫,天天歌舞昇平。殊不知,盤踞在附近的朱元璋正在韜光養晦,蠢蠢欲動。後來,張的弟弟被朱俘虜,他本人也在以朱元璋為首的三方勢力夾擊下偽降元朝,之後又被押往大明首都應天府。張士誠因說“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激怒朱元璋被斬首,終年四十七歲。

    在元末起義領袖中,素有“友諒最桀,士誠最富”的說法。毋庸置疑,早期的張士誠是反抗元朝的蓋世功臣,他控制了東南沿海最富裕的區域,切斷了元朝的漕糧補給和財政收入,在經濟上重創了元朝統治階級。

    張士誠曾有過十分輝煌的經歷,在民間他是一個英雄,因為出生草根,他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勤政愛民,但是後來他開始腐敗,在政權上貪腐成風,導致他最終敗給了朱元璋,而這也導致了他的結局,雖然歷史上對於張士誠怎麼死的說法不一,但是其中有一種說法是他被朱元璋殺了,這樣的結局離不開張士誠後來的貪腐,這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個警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養殖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