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即將到來,雖然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但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節氣,為了潤肺健脾,民間有吃鴨子的習俗,做法也五花八門。鴨肉味甘、鹹,性微涼,能補陰益血、清熱健脾,正是季節轉換時的絕佳食品。
材料:鴨、糯米、豌豆、火腿、蝦仁、冬筍、栗子(鮮)、乾貝、雞肫、香菇(幹)、雞肉、醬油、小蔥、姜、味精、白砂糖、料酒。
做法:1.將嫩鴨切開背脊,抽去氣管、食管、挖去內臟,剪去鴨腳,將整鴨放進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洗淨,揩去水份,再抹上醬油、黃酒、白糖等調料,鴨腹朝上扣入大碗中;
2.火腿、冬筍、乾貝、水髮香菇均切成丁,栗子去殼,取肉切丁;
3.雞肫、雞肉分別洗淨,均切丁,糯米淘洗乾淨,加水蒸熟;
4.燒熱炒鍋放入豬油,將蔥姜下鍋略煸一下,烹入料酒,投入香菇丁、筍丁、火腿丁、栗子肉丁、乾貝丁、雞丁,加入醬油、白糖,燒上味,再放入糯米飯拌和,填入鴨腹內;
5.碗上面用玻璃紙封好,上籠將鴨蒸酥後取下,揭去玻璃紙,將鴨覆在大圓盤中,將原滷潷入鍋中,投入蝦仁、豌豆,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明油,燒在鴨上即成。
材料:光鴨、蔥花、粗鹽、姜、花椒、黃酒、桂皮、醬油、八角、小茴香。
做法:1.除去鴨子的內臟、翅膀、鴨腳、鴨騷、再把鴨脯處的胸骨壓平,將鹽抹遍鴨;
2.加入各種香料:桂皮、八角、小茴香、蔥、姜等,上籠約蒸三小時後取出,晾乾;
3.油鍋之放置於旺火上,將鴨子放入鍋內,炸後拿起;
4.在鴨皮上抹些黃酒和醬油,再鍋內炸至呈金色;
5.食用時,可蘸花椒鹽吃。
材料:鴨腿、食鹽、姜、蒜、八角、花椒、小蔥。
做法:1.鴨腿2個,洗淨待用。處理鴨腿使其迅速入味有三個要點:一用廚房紙將鴨腿擦乾水份;二用牙籤在鴨肉上、皮上扎一些洞;三是熱鹽抹鴨腿,記住多用手搓;
2.將鹽、花椒、茴香乾鍋炒香,炒至鹽變黃,香味撲出就可盛出待用;
3.將抹完鹽的鴨腿放到容器中,加蓋或保鮮膜冰箱冷藏24小時以上(中間每隔半天將析出的鹽水倒掉);
4.用水衝淨鴨腿上的鹽和花椒粒,冷水入鍋,水要沒過鴨腿,加姜蒜片、蔥結同煮;
5.水開後加2湯勺料酒,轉中小火20分鐘左右,撈出後,涼透,再切塊裝盤。
處暑即將到來,雖然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但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節氣,為了潤肺健脾,民間有吃鴨子的習俗,做法也五花八門。鴨肉味甘、鹹,性微涼,能補陰益血、清熱健脾,正是季節轉換時的絕佳食品。
八寶鴨材料:鴨、糯米、豌豆、火腿、蝦仁、冬筍、栗子(鮮)、乾貝、雞肫、香菇(幹)、雞肉、醬油、小蔥、姜、味精、白砂糖、料酒。
做法:1.將嫩鴨切開背脊,抽去氣管、食管、挖去內臟,剪去鴨腳,將整鴨放進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洗淨,揩去水份,再抹上醬油、黃酒、白糖等調料,鴨腹朝上扣入大碗中;
2.火腿、冬筍、乾貝、水髮香菇均切成丁,栗子去殼,取肉切丁;
3.雞肫、雞肉分別洗淨,均切丁,糯米淘洗乾淨,加水蒸熟;
4.燒熱炒鍋放入豬油,將蔥姜下鍋略煸一下,烹入料酒,投入香菇丁、筍丁、火腿丁、栗子肉丁、乾貝丁、雞丁,加入醬油、白糖,燒上味,再放入糯米飯拌和,填入鴨腹內;
5.碗上面用玻璃紙封好,上籠將鴨蒸酥後取下,揭去玻璃紙,將鴨覆在大圓盤中,將原滷潷入鍋中,投入蝦仁、豌豆,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明油,燒在鴨上即成。
香酥鴨材料:光鴨、蔥花、粗鹽、姜、花椒、黃酒、桂皮、醬油、八角、小茴香。
做法:1.除去鴨子的內臟、翅膀、鴨腳、鴨騷、再把鴨脯處的胸骨壓平,將鹽抹遍鴨;
2.加入各種香料:桂皮、八角、小茴香、蔥、姜等,上籠約蒸三小時後取出,晾乾;
3.油鍋之放置於旺火上,將鴨子放入鍋內,炸後拿起;
4.在鴨皮上抹些黃酒和醬油,再鍋內炸至呈金色;
5.食用時,可蘸花椒鹽吃。
鹽水鴨材料:鴨腿、食鹽、姜、蒜、八角、花椒、小蔥。
做法:1.鴨腿2個,洗淨待用。處理鴨腿使其迅速入味有三個要點:一用廚房紙將鴨腿擦乾水份;二用牙籤在鴨肉上、皮上扎一些洞;三是熱鹽抹鴨腿,記住多用手搓;
2.將鹽、花椒、茴香乾鍋炒香,炒至鹽變黃,香味撲出就可盛出待用;
3.將抹完鹽的鴨腿放到容器中,加蓋或保鮮膜冰箱冷藏24小時以上(中間每隔半天將析出的鹽水倒掉);
4.用水衝淨鴨腿上的鹽和花椒粒,冷水入鍋,水要沒過鴨腿,加姜蒜片、蔥結同煮;
5.水開後加2湯勺料酒,轉中小火20分鐘左右,撈出後,涼透,再切塊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