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中數學之奇談怪論
-
2 # 夜月幽香
讀書篇:
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惜時篇: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立志篇: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初逢揚州席上見贈》)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
愛國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己亥雜詩》)
奉獻篇: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經典勵志的。我認為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小學生都會背的,但是他的勵志堪稱古詩第一。
這首詩裡面有個梗,不熟悉論語看不懂。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說人話就是:時間和河流一樣,不分晝夜流逝。
古人都熟讀《論語》,對這句自然明白,寫詩時,寫河流很大程度是暗語時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兩句是一個意思,時間都到了盡頭。王之渙哪年51歲,沒過2年,差不多53歲就死了。這時候的王之渙,還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話的意思是,老子還是去做一番大事業,還要更牛X。
對比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哪一年杜甫52歲,又過2年,差不多54歲杜甫就過世了。
考慮到唐朝在偶爾風寒就掛掉的醫療條件,50幾歲就已經算是高齡了。
杜甫當時心境,《登高》表達:"哎!我這一輩子苦啊!"
對比王之渙當時心境,相當於你看到隔壁快進棺材的老頭,還要出去創業一樣。《登鸛雀樓》表達“老子能行,還要拼一把!”
就連王之渙都有去拼搏,想更上一層樓,何況年紀輕輕的你呢!
等你明白上面這些,再讀這首詩的時候,你還在埋怨自己命苦時候,你覺得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