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奇石(包擴肉石)的處理和保養方法,不是上油,也不是上水,是上蠟。

    上蠟方法:上蠟要看石的大小,進行分類,一般小的可用鍋放蠟後一般用石蠟即可用爐火燒熱再放石進鍋。待石溫達到50攝氏度左右即可起鍋,用火鉗或特製工具將石撈出,放在乾布上,然後用布把留在石上多餘的石蠟擦淨。當石涼後再用沙紙把石頭打磨一下,然後用生白布擦磨,使其細膩光亮。然後以型配座,也可用籠蒸用水煮,這兩種方法都是把石頭加溫到50攝氏底左右,取出用蠟塊在熱石上磨擦,待蠟均勻的佈滿石頭即可,然後再用乾布擦去石上多餘的蠟。大一點的奇石放不到鍋裡,可放到夏天六七月份的Sunny下曬熱用蠟磨,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有的採用多功能鞋油也是可以的,另一種方法可用堆草燃燒加熱也可,但要注意石頭的翻動才能使石溫均衡。但此法有一缺點,火後撐握不好易把石燻黑或部分火溫太高出現區域性炸塊現象,此法最好不用。 為什麼要上蠟,上蠟用途有三:一是固色顯色,像雨花石放在水中一樣,色彩圖案才能更加清晰鮮豔。二是增加光澤潤色,增加手感質感。三是油養以保護石頭不易自然風化。象試金石還要經常油養,但試金石油養一般不用石蠟,用鴨油,狗油,核桃油。蓖麻油才能使石黑如烏金,達到試金銀的準確度。 如果說清理雜質就像洗臉,那麼下一步就要給石頭擦護膚品了。護膚品用得好,石頭的質感會更加突出。

    傳統養護是不主張塗油的。即便在今天,也不僅是油養一條途徑。一般來說,黃河石、長江石等以欣賞圖紋為主的石頭,最好是用水不用油,以保持其清新本色。否則,反顯得油膩俗氣。這類石日常存放只需洗淨即可,觀賞時如果反差度不夠,可向石上輕輕噴水,畫面立顯。雨花石更是典型的“水養”方式,但要注意不能用硬質水,也不能長期浸泡水中。 大化、彩陶、蠟石等以欣賞質色為主的石頭,可以油養。逛過柳州市場的石友都聞到過地攤的菜油飄香,而各家門店中也都是油光水滑,看上去的確光彩奪目。其實,塗油的目的首先還在於“養”,養好了,外觀自然更美。石質稍差的石頭,可以塗油後用塑膠布封存一段時間,油會緩緩滲透石中,時間長了,質感就會有所改善。包括前文提到的被酸損傷的石頭,也只有以這種方式慢慢恢復。養石最常用的是矽油或凡士林,相比而言,矽油的滲透力更強,效果也要好一些。嬰兒油質地細膩而不過分粘稠,效果也很好,但成本可能高一些,戈壁等小而細膩的石頭比較常用。至於市場上有人用傢俱光亮劑等噴在石頭表面,雖然效果亮麗而且不著痕跡,但只是一時美化的權宜之計,沒有保養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塗油後石頭更易沾染灰塵,應該及時擦拭,最好定期重新清洗。

    山石切不可上油,否則會像滿臉油泥一樣慘不忍睹。靈璧、太湖等石頭,可以輕塗一層地板蠟,此後用布擦拭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明威寫作的著名的“冰山原則”,到底指的是怎樣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