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9661704360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陳下垂說, 好的詩歌,越琢磨越有意思。「萬條垂下綠絲絛」,就是驚人之筆。為什麼呢?如果寫成「垂下萬條綠絲絛」,就俗了,俗不可耐,就好像俗人總喜歡吹牛:我要走過一萬座山、我要摘下一萬顆星……其實您辦不到,這種豪情未免會淪為口號,口號的結果就是喜歡爭勝的人,聚在一起比誰喊得響——那就把情懷拉得和喜歡呱呱叫的青蛙一樣了。一旦另外有人再喊出「垂下億條綠絲絛」,就把您比下去了,這可怎麼辦?所以,詩眼萬萬不可以這種口號來擔當,真正的妙字應當像點穴一樣,點在緊要處,又點得有氣力。語言是有時間邏輯的,先講出來的一定是起勢,後講出來的一定是收勢。比如「大海啊」和「啊大海」就是有區別的,先有「大海」,起勢很足,收勢卻用一個「啊」字,便如拉封丹的寓言——「大山臨盆,產下老鼠」,「大海」如此寬廣,後續的翻場又在何處?這就不免給人意猶未盡、無限惋惜之感,決不如「啊大海」的效果更好:「啊」字為先,吊開胃口,再以大海作結響,倒不會有多出色,至少有起、有收、有留白,結構上是完整的。幾個朋友曾經去湖中游玩,開玩笑地讓其中一個作詩,她就當場做來:「啊——,湖!」大家於是笑成一團。為何?皆因為眾人知道此處是一個收勢的結尾,結構完整,又出乎想象,就成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如果張口便來:「湖啊——」,那麼,後續呢?聽眾就未免會有更高的期待,這個笑話也就無法成立了。「萬條垂下綠絲絛」和「垂下萬條綠絲絛」的區別就在此處。以「垂下」為起勢,則「萬條」就是詩眼,「綠絲絛」就是收勢——以「萬條」這種俗氣的詞素做為詩眼,全句不俗才怪,畢竟,人人都寫得出「梨花千樹,楊葉萬條」。而以「萬條」為起勢,讀者閱讀的慣性會是豪氣的、宏偉的,期待有更壯闊的內容,但詩眼處卻陡然一轉,「垂下」是出人意料的心中柔情,全句就又有起勢、又有內容,「萬國同風共一時」,如千手觀音般秩序而精緻。這便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曲折動人,而決不是「那隻細嗅薔薇的猛虎」那樣簡單粗暴的雜拌。 細葉誰裁出,默默推此篇。 訂閱號:kenengdeshuqing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澡煤氣中毒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