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魯迅、老舍、金庸憑什麼是大師?
6
回覆列表
  • 1 # TomMackun

    金庸豈能與魯迅、老舍並列。

    多年前,教授們大多都不做學術,改玩權術了,學生們都不做功課,改看通俗小說了。在這個男看金庸,女看瓊瑤的年代,很多人的文學啟蒙是源自金庸、瓊瑤,比起魂鬥羅、拳皇來說,這個愛好可能更有文藝氣息,但憑青春記憶就拔高金庸,顯然不妥。

    最近在看畢飛宇的《小說課》,這是讓人醍醐灌頂的作品,分析了大到《紅樓》小到《促織》的各類經典作品,分析得很到位,很解渴。汪曾祺也說過,類似“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小說寫法,金庸作品也實踐了這些寫法。

    但,你在金庸筆下,可曾見過“夫妻向隅,茅舍無煙”這樣精緻的白描手法?可曾感受,有另外的一部《紅樓夢》藏在《紅樓夢》這本書裡頭,這是一部由“飛白”構成的,將“真事”隱去“不寫之寫”的書?

    而這樣的感動,在魯迅、老舍筆下俯拾皆是。記得看《四世同堂》祁天佑老人投湖自盡一段,想及老舍先生本人經歷,不由得淚流滿面,這樣的感動,這樣的文學觸碰心靈的力量,為金庸所難及也。

  • 2 # 冀之筆

    大師歷朝歷代都有,只是不被當時的社會和人們承認和認識罷了,無論從他們的學術成就還是從他們的人格魅力都是獨領風騷的。魯迅作為現代文學之父和一代文豪自是當之無愧和受之以公的,我想不僅是過去的文人還是當代的文人沒有幾個不服氣的。罵人和被罵可以說是魯迅文學生涯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就有缺點缺陷,偉人巨人也不例外不承認這一點就不是完全的辯證唯物主義者。魯迅一生罵過的人不少,學界罵他的人也很多,但這並不能貶低魯迅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所做的貢獻更何況他的罵幾乎不存在個人恩怨,是站在民族大義、國家命運、平民立場之上的國罵和凜凜然的正義之罵,罵他的人恰恰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異端撅詞罷了。老舍是億萬觀眾深深喜愛的人民藝術大師,短暫的生命中著作等身、出品頗豐更是被後人所敬仰。至於金庸老先生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武俠演繹的發揚和光大上,可以說影響了幾代人,也是值得記憶的。此外可以稱之為大師級別的人很多很多,他們都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承、演繹和創新,以高超的演繹手法書寫著五千年文明史,歷史不會忘記,每一個有良知的華人都不會忘記。願逝者永安!生者再勵!

  • 3 # 老墨樵

    答:憑作品質量,憑道德文章,憑讀者擁戴,憑社會影響,憑教化作用,憑受眾認同。有這些就足夠了。而自封的,互封的,花錢買的,用權剽的大屍只能是自欺欺人欺世盜名的羊頭後面的狗肉。

  • 4 # 新文化街男孩

    魯迅:對民族性醜陋的深刻認知和刻骨銘心對國家民族的愛。

    老舍:對人性的深入剖析和把握老北京民俗的精髓。

    金庸: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細膩的筆法。

  • 5 # 使用者有夢就有希望

    他們的著作,各有千秋。魯迅,老舍從文學的角度給人民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精神食糧,和寶貴的精神材富。然而金庸的武俠小說也給一代又代的中華兒女留下了可貴的材富,不可估量,價值無窮。他們從各方面為中華的民族進步,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6 # 行者劉文

    憑一百年後還能暢銷......

    魯迅先生:社會剖析、人性洞察、文學奠基,作品《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老舍先生:人物刻畫、生活勾勒、情景智造,作品《駱駝祥子》《茶館》《四世同堂》等

    金庸先生:歷史昇華、文學傳承、國粹宣揚、飽含社會、歷史、政治、生活等哲理大義。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耐讀,久讀,時讀時出新,藏書必得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是我最煎熬的日子,最好的兄弟都拋冷眼,也不能怪他,我應該如何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