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04704496801

    “養胃”這個事情本來就沒有準確定義。每個人胃腸情況不一樣,體質也各有不同。比如說,有的胃酸多,有的胃酸少。

    有些是胃潰瘍,有些是萎縮性胃炎,有些只是胃動力不足。情況不一樣,適合的食物肯定也有差異,對一種食物的反應各不相同。若說每個胃病患者都要吃同樣的“養胃食物”,那就不科學了。

    對於個人來說,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要比聽別人的傳說更有意義。你的胃是不會騙你的。覺得小米粥舒服就不妨經常喝,覺得不舒服就少喝或不喝。

    另外一方面,小米的品種、小米粥的煮法有所區別,可能也會對“養胃”之類效果有相當大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建議:

    1、品種:軟糯口感的小米適合胃酸少的人

    有些小米比較粗散,有的比較黏糯,甚至還有黏性小米,也稱為“小黃米”。東北的黏米飯、黏豆包等小吃,就是用黏小米做的。

    對胃酸偏少的朋友來說,選擇口感軟糯一些的為好。對胃酸多的人來說,不要選擇黏小米。

    目前市場上有黑小米、綠小米、黃小米和白小米等不同顏色的非黏性品種,其中白小米最好消化,顏色越深的品種,越不適合胃酸少的朋友。

    2、碾磨:沒有精磨的小米利於恢復腸胃功能

    如果僅僅把小米去殼,沒有反覆碾磨去掉外層部分,營養價值會比較高。因為較少的加工能保留小米種子當中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恢復。

    不過,碾磨較少的小米質地會硬一點,需要煮更長時間,充分煮軟,才適合消化不良的人。

    而碾磨得比較精的小米則吸水特別快,煮十幾分鍾,甚至煮沸燜十幾分鍾後,再煮沸幾分鐘,就軟爛了。

    古代傳說中的所謂養人的“米油”,其實是沒有精磨的小米煮出來的上層湯,其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鉀等營養成分,也含有少量脂肪和糊精類物質。古代沒有精磨的機器。而且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區是吃不上白米粥的,幾千年來都是以小米為主要的煮粥食材。

    3、酸鹼性:煮粥放鹼會損失B族維生素

    小米中的澱粉粒在弱鹼性條件下容易煮爛。南方地區的自來水、淨水屬於酸性水,煮出來的小米粥顆粒不容易軟爛,而且香氣也不足。北方地區以弱鹼性水為主,煮出來的小米粥口感要好得多。

    很多人煮小米粥時喜歡少量放點鹼,這種操作會損失維生素B1和B2,十分可惜;但對於患胃病的人來說,煮爛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特別是胃酸多的人,會感覺舒服一些。

    所以,一切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是要注意,喝了加鹼的小米粥,就要從其他途徑再補充一些B族維生素了。

    參考資料: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307/c14739-29852335.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逆水寒》可降級歸元玩法開啟,對69卡級玩家來說究竟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