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量子宇宙
-
2 # 北天-mucd
沒有吞噬其他恆星也沒有吸積盤,第一張照片是根據霍金黑洞蒸發理論,如果黑洞自身會輻射,那科學家希望看到的是一張中心是個圓洞,周圍有一圈亮光的樣子
-
3 # 來看世界呀
科學家為了觀測黑洞,組建了事件視界望遠鏡,從這項觀測計劃可以看出,這項計劃是為觀測黑洞的“事件視界”,無法看到黑洞的內部,只能看到視界外的景象。
事件視界並不是一個確切的天體外層,而是由於黑洞那樣強大引力的天體才能引發的現象。由史瓦西半徑我們知道,一旦天體的半徑小於某個界限,表面的逃逸速度就超過了光速,而目前人類觀測宇宙就是透過光等電磁波或者引力波等,當它們也逃逸不出來的時候,就無法觀測了。於是就形成了一層界限,界限內部無法觀測,界限外部卻由於黑洞的吞噬物質,會釋放出強大的能量流,其中的部分可以被人類觀測。事件視界望遠鏡就是要觀測黑洞視界外的種種奇妙。
目前人類已經透過觀測確定了黑洞的存在,只是由於黑洞距離地球太遠,無法直接獲得黑洞視界外的景象,透過觀測推測可以知道黑洞可能形成類似於中子星的吸積盤,而提升觀測實力則是科學家面臨的難題。聰明的科學家想到了一種巧妙的辦法,不必建設單一口徑非常大的望遠鏡,只需要將位於世界各地的望遠鏡訊號組合起來,就相當於在地球上架設了一個口徑相當於地球的望遠鏡矩陣,目前科學家已經用它對準了銀河系中央的人馬座A黑洞,透過長時間的曝光觀測,有望在今年前後獲得首張黑洞視界的影象。
不出意外,黑洞的視界外將有一團明顯的熱量較高的區域,那就是吞噬時物質被壓縮釋放的能量。有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央的強大輻射流也可能和黑洞有關,事件視界望遠鏡也有助於這種現象的觀測。
黑洞是一個巨大的宇宙天體,它的主體是一個巨大的圓盤狀天體。這圓盤在高速旋轉,圓盤將黑洞所在的空間分成兩部分或兩面,我們可稱為正面和反面。旋轉黑洞有一箇中心,過中心垂直於圓盤的直線為旋轉軸。黑洞雖然引力巨大,但引力分佈是不均勻的,中心引力大邊沿引力小。同時,黑洞高速旋轉,中心的離心力小,也沿的離心力大。所以被黑洞吸引的物質都趨向於黑洞中心運動,由於進入黑洞引力範圍的物體本身也在運動,具有一定的速度,物質不是直接落入黑洞,而是繞黑洞旋轉軸旋轉著螺旋式的落入黑洞,落入黑洞的物質不一定直接進入黑洞中心,也有的物質落入黑洞中心區域的吸積盤上。黑洞的大質量高壓高溫,使物質呈離子態流體,隨著黑洞吸收的物質越來越多,內部壓力進一步增大,這個壓力向黑洞圓盤邊沿傳導。當內部壓力遠大於引力時,內部的高溫高壓離子體衝破盤面外殼,噴薄而出,形成巨大的宇宙噴流。在噴流噴射的過程中,黑洞高速旋轉,使底噴出的物質衝擊先噴射物的邊沿部分,使整體噴流也發生旋轉。這旋轉著的噴流向四周擴散,形成星雲並誕生新星,形成新的星系統。把這個三維的空間天體反映在二維的平面照片上,你能想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