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龍達6269

    我們常說的啞巴,指的是不會說話的人,並不是不能發音。聾人不會說話就和瞎子不能看到畫面一樣。瞎子不會畫畫並不是他的手不會動筆,而是看不見筆畫的效果,當然就無法確定下一步的動作。即使原來是個有名的畫家,一旦眼睛失明,也只好就此停筆。說話也是這樣。正常人在說話時,無時無刻不在自己耳朵的監聽之下,從兒童學說話開始,他就是邊聽邊說的。當他的發音正確時,就能馬上得到應有的肯定,當他說錯時就會被否定。慢慢地就知道“baba”代表自己的父親,“mama”代表自己的母親……。這樣邊說邊聽,逐漸學會了說話。如果他根本就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就無法判斷說話的效果,也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生理學上將這種聾與啞的關係叫作語言的反饋。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饋能指導手的運動一樣,人體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語言反饋系統,隨時監聽自己發出的每一個音。如果發現音調偏低,就增加聲帶的張力;如果發現音不準,就及時調整相應的發音部位,直到滿意為止。有些人因後天疾病或語言中樞病變,這些人雖然不能說話,但他們的聽覺完好,耳並不聾,所以常常是“十聾九啞”,而不是“十啞九聾”。當我們發現孩子無法開口說話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醫院做全面的檢查,找出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聽力檢查。一旦發現是因為聽力原因導致的。那要一定要按照三早原則來走。也就是: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辣粉吃多了對人身體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