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65803721186

    人們常說“十聾九啞”,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見到的聾啞人其實很多是“不啞”的,只是因為從小沒有得到聽力干預和言語訓練,從而導致不會說話。但隨著助聽裝置的引進和言語康復機構的建立,越來越多的聽障孩子能夠開口說話,許多做了人工耳蝸的孩子甚至說得和正常人一樣好。

    那到底什麼樣的聽力損失會影響到學習語言呢?

    一般來說,耳聾程度越重,語言障礙越明顯。聽力損失25dB以下,一般無語言障礙,不會影響正常的語言交流。

    平均聽力損失26~40dB的人,對—般的說話聲聽取沒有困難,但在許多人開會的場合會感到聽話困難,較小的聲音不易聽到,如高頻下降明顯,此種情況更為突出。如果嬰幼兒有此情況的聽力損失,就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語言的發育及智力的發展。

    平均聽力損失41~55dB,對普通音量的說話聲會感到聽辨困難,如發生在嬰幼兒期可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影響幼兒的語言學習。

    平均聽力損失56~70dB,對大聲說話聽辨困難,如發生在嬰幼兒可導致語言發育明顯遲緩,且發音異常。

    所以,當發現嬰兒成長過程中有言語發育遲緩的現象,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及時帶孩子去做聽力方面的檢查,如果真的是因為聽力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早進行干預,一旦錯過了孩子的言語發育的最佳時期,就真的成了“十聾九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比起現在,當年的國產單機遊戲反而評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