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覆搓腰:將雙手分別放於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覆搓10-15次,以雙側腰部發熱為度。
2、爬行訓練:四肢呈爬行狀,先後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後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身等動作,最後將雙手著地,作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鐘。
3、飛燕式鍛鍊:俯臥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鐘鍛鍊。
4、團身運動:仰臥於床,先後做屈髖、屈膝、仰臥起坐或仰臥起坐接雙手抱膝貼胸等動作各十餘次。此運動可與飛燕式隔日交替進行。
5、退走鍛鍊:在走廊或空曠處倒退走,每次30分鐘左右。這種鍛鍊有利於改善腰背肌狀態,恢復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關節滑動,可幫助解除小關節粘連。
6、挺腹療法:每日做挺腹運動數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鍊,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於回納,可使椎體關節回覆解剖功能位,達到適應狀態。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兩個方式鍛鍊。在此過程中,注意安全,年長者應在家人陪護下進行為妥。
腰肌勞損的鍛鍊方法
1.轉胯運腰:兩腿分開,稍寬於肩,直立全身放鬆,雙手叉腰,調勻呼吸。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後,圍繞腰的中軸,做水平轉圈動作。轉胯1圈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2.轉腰捶背:兩腿分開,與肩同寬,直立,全身放鬆,兩腿微彎曲,兩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先向左轉腰,再向右轉。兩臂隨腰部的左右轉動而前後自然擺動,借擺動之力,雙手一前一後,交替叩擊腰部和小腹,左右轉腰為1次,連做30~50次。
3.雙手攀足:全身直立放鬆,兩腿微微分開。先兩臂上舉,身體隨之後仰,儘可能達到後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隨即身體前屈,雙手下移,手儘可能觸及雙腳,稍停,恢復直立體位。如此為1次,可連續做10~15次。
4.“拱橋”運動,即仰臥於硬板床上,用頭部、雙肘及雙足做支撐點,使背部、腰部、臂部及下肢呈弓形撐起,保持數分鐘後緩慢重複兩三遍,難度不大,費時不多,能有效預防治療輕微的腰肌勞損。
5.飛燕式:俯臥床上,雙臂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覆鍛鍊20~40次。
1、反覆搓腰:將雙手分別放於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覆搓10-15次,以雙側腰部發熱為度。
2、爬行訓練:四肢呈爬行狀,先後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後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身等動作,最後將雙手著地,作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鐘。
3、飛燕式鍛鍊:俯臥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鐘鍛鍊。
4、團身運動:仰臥於床,先後做屈髖、屈膝、仰臥起坐或仰臥起坐接雙手抱膝貼胸等動作各十餘次。此運動可與飛燕式隔日交替進行。
5、退走鍛鍊:在走廊或空曠處倒退走,每次30分鐘左右。這種鍛鍊有利於改善腰背肌狀態,恢復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關節滑動,可幫助解除小關節粘連。
6、挺腹療法:每日做挺腹運動數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鍊,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於回納,可使椎體關節回覆解剖功能位,達到適應狀態。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兩個方式鍛鍊。在此過程中,注意安全,年長者應在家人陪護下進行為妥。
腰肌勞損的鍛鍊方法
1.轉胯運腰:兩腿分開,稍寬於肩,直立全身放鬆,雙手叉腰,調勻呼吸。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後,圍繞腰的中軸,做水平轉圈動作。轉胯1圈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2.轉腰捶背:兩腿分開,與肩同寬,直立,全身放鬆,兩腿微彎曲,兩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先向左轉腰,再向右轉。兩臂隨腰部的左右轉動而前後自然擺動,借擺動之力,雙手一前一後,交替叩擊腰部和小腹,左右轉腰為1次,連做30~50次。
3.雙手攀足:全身直立放鬆,兩腿微微分開。先兩臂上舉,身體隨之後仰,儘可能達到後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隨即身體前屈,雙手下移,手儘可能觸及雙腳,稍停,恢復直立體位。如此為1次,可連續做10~15次。
4.“拱橋”運動,即仰臥於硬板床上,用頭部、雙肘及雙足做支撐點,使背部、腰部、臂部及下肢呈弓形撐起,保持數分鐘後緩慢重複兩三遍,難度不大,費時不多,能有效預防治療輕微的腰肌勞損。
5.飛燕式:俯臥床上,雙臂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覆鍛鍊20~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