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kimm17074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於血液流動、體溫調節、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等的正常進行。由於氣候炎熱、勞動或運動時大量出汗,人體內水分和鹽分會大量丟失,嚴重時可引起中暑。此時,人體需要透過喝水補充水分,而飲水不當則會引起水中毒或是其他疾病。可見,飲水應恰到好處,做到科學合理。飯後飲水不好。有人常在飯後喝很多的水或湯,這是有害無益的。食物經食管進入胃內後,必須依靠胃分泌的胃液和胃酸進行消化。如果飯後立即飲水,必然會把胃液和胃酸沖淡,從而消弱胃的消化功能,長期下去會引起消化不良。防止越喝越渴。在夏天勞動或運動出汗較多時,人體在失去水分的同時,也丟失較多的鹽分,喝進去的水透過汗液排出體外,又會帶走一些鹽分,所以更感到口渴難忍。這時要喝些涼鹽開水,但一次不能喝得太多,應當分幾次喝,這樣既解渴又補充了鹽分。在出汗很多的情況下,飲用不含離子的所謂“純水”、“蒸餾水”,或是“去離子水”更不可取。口渴時,吃冷飲、喝飲料也是解渴的方法,但效果不理想,也有越吃或是越喝越渴的感覺。尤其是含酸的飲料,患有潰瘍的人宜少喝為佳。不產氣的果汁型飲料,含糖量較高,各種冷飲則以高脂肪和高熱能為多,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對由香精、糖精和色素配成的“三精水”,五顏六色、豔麗漂亮的冷飲,也應敬而遠之,避免人工色素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多吃蔬菜和水果是補充水分的好辦法,既補充了水分,又提供了必要的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一舉多得。通常,蔬菜的含水量在95%左右,水果含水量約90%。因此,食用500克水果或是蔬菜,實際上相當於喝了400多毫升的水。在夏季瓜果上市時,多吃水果比喝冷飲更經濟實惠,同時又有益於健康。有些人在口渴時,喜歡喝啤酒解渴,甚至在較短的時間內大量飲用冰鎮啤酒。這於健康無益,可能損傷胃腸道的功能。故飲用含酒精的飲料應慎重,應控制飲量,最好不要喝冰鎮的。適量喝茶有益處。古今中外對茶葉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都證實茶葉不僅是最佳的飲料,而且老少皆宜,適量飲用大有益處。茶葉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飲茶可解熱消暑,以飲用溫熱的茶為好。實驗發現,飲熱茶9分鐘後,面板溫度可下降1~2℃,並使人有涼快、清爽的感覺;而飲冷茶後面板溫度下降不明顯。當然,飲茶還有其他許多保健功能,如利尿、抗輻射、抗癌防癌、健美減肥、解痙平喘、防治心血管疾病等。飲水應當“量出而入”。補充人體水分,飲水並非唯一途徑,依靠吃飯、吃水果和蔬菜,也能從外界獲得水分。一般,我們每天透過飲料和飲水可得到1.0~1.5升的水,從其他食物如大米和蔬菜中也可得到1.0~1.5升的水。每人每天對水的生理需要量可因季節、氣候條件、勞動強度和飲食狀況而不同,通常每人每天至少要有2~3升水,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理代謝,滿足人體需要。炎熱季節或大量出汗時,補充水分要增多,但應掌握“量出而入”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體內有足夠的水分,促進身體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爐石傳說隨從身材或者效果完爆最離譜的是哪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