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也沒什麼,但自戀過頭也是病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戀傾向——小到對一枚指甲的專心修飾,大到愛自己而不能與另外的人相愛。人人都應該愛自己,但是愛得過了火就危險了。自戀者自我欣賞,又很在乎別人是否關注自己,並且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或讚美,但因為缺少與他人平等相處、溝通的能力,所以活得很累。 一般性的自戀不一定是壞事。如: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的自戀,有時候不僅不是問題,反而可以增加他們的個人魅力。但適度很重要,自戀就像炒菜用的鹽,少了則淡而無味,多了便難以入口。 自戀性病態人格是人格障礙之一,國際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把這種人格描述為自以為是、自我陶醉的人格。其主要特徵是: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從他人那裡獲得注意與羨慕的願望;一貫自我評價過高,自以為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常常不現實地誇大自己的成績,傾向於極端的自我專注;好產生海闊天空的幻想,內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輝煌,榮譽和享受接踵而來;權欲傾向明顯,期待他人給自己以特殊的偏愛和關心,不願相互承擔責任,很少意識到其剝奪性行為是自私的和專橫的;缺乏責任心,常用自負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語和推諉轉嫁等態度來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辯解,漠視正確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際交往方面,與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歡佔便宜;在面臨批評和挫折時,要麼表現出不屑一顧,要麼表現出強烈的憤怒、羞辱或空虛;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實上卻很在意別人的注意和稱讚;為謀取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只願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自戀是人性中廣泛存在的現象,但符合自戀性人格診斷標準的只有極少數. 自戀也會自傷 從表面上看,自戀性人格障礙患者處處為自己物質的和心理的利益考慮,而實際上,他的一切利益都因為自戀而受到了損害。 第一,自戀是一種對讚美成癮的症狀,為了獲得讚美,自戀者會不惜一切代價。比如有人冒生命危險而求得“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知名度,這就走向了自戀的反面——自毀、自虐。 第二,自戀是一種非理性的力量,自戀者本人無法控制它,所以就永遠不可能獲得內心的寧靜,永遠都會被無形的鞭子抽打,只知道朝前奔走,而沒有一個可感可知的現實目標。 第三,自戀者也會下意識地明白,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讚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會不自覺地限定自己的活動範圍,以迴避外界任何可能傷及自戀的因素。 第四,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自戀者會因為他的自私表現而喪失他最看重的東西——來自別人的讚美,這對他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可以使其進入追求讚美——失敗——更強烈地追求———更大的失敗的惡性迴圈之中。自戀者易患抑鬱症,原因就在這裡。 另外,自戀有時會以不可理喻,甚至讓人難受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自戀者時常過分關心自己的健康,總懷疑自己患了任何儀器都查不出來的某種疾病,即使自己都認為這種懷疑是荒謬的也無法擺脫疑慮,成天惶惶不可終日。
自戀也沒什麼,但自戀過頭也是病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戀傾向——小到對一枚指甲的專心修飾,大到愛自己而不能與另外的人相愛。人人都應該愛自己,但是愛得過了火就危險了。自戀者自我欣賞,又很在乎別人是否關注自己,並且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或讚美,但因為缺少與他人平等相處、溝通的能力,所以活得很累。 一般性的自戀不一定是壞事。如: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的自戀,有時候不僅不是問題,反而可以增加他們的個人魅力。但適度很重要,自戀就像炒菜用的鹽,少了則淡而無味,多了便難以入口。 自戀性病態人格是人格障礙之一,國際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把這種人格描述為自以為是、自我陶醉的人格。其主要特徵是: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從他人那裡獲得注意與羨慕的願望;一貫自我評價過高,自以為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常常不現實地誇大自己的成績,傾向於極端的自我專注;好產生海闊天空的幻想,內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輝煌,榮譽和享受接踵而來;權欲傾向明顯,期待他人給自己以特殊的偏愛和關心,不願相互承擔責任,很少意識到其剝奪性行為是自私的和專橫的;缺乏責任心,常用自負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語和推諉轉嫁等態度來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辯解,漠視正確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際交往方面,與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歡佔便宜;在面臨批評和挫折時,要麼表現出不屑一顧,要麼表現出強烈的憤怒、羞辱或空虛;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實上卻很在意別人的注意和稱讚;為謀取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只願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自戀是人性中廣泛存在的現象,但符合自戀性人格診斷標準的只有極少數. 自戀也會自傷 從表面上看,自戀性人格障礙患者處處為自己物質的和心理的利益考慮,而實際上,他的一切利益都因為自戀而受到了損害。 第一,自戀是一種對讚美成癮的症狀,為了獲得讚美,自戀者會不惜一切代價。比如有人冒生命危險而求得“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知名度,這就走向了自戀的反面——自毀、自虐。 第二,自戀是一種非理性的力量,自戀者本人無法控制它,所以就永遠不可能獲得內心的寧靜,永遠都會被無形的鞭子抽打,只知道朝前奔走,而沒有一個可感可知的現實目標。 第三,自戀者也會下意識地明白,總是從別人那裡獲得讚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會不自覺地限定自己的活動範圍,以迴避外界任何可能傷及自戀的因素。 第四,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自戀者會因為他的自私表現而喪失他最看重的東西——來自別人的讚美,這對他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可以使其進入追求讚美——失敗——更強烈地追求———更大的失敗的惡性迴圈之中。自戀者易患抑鬱症,原因就在這裡。 另外,自戀有時會以不可理喻,甚至讓人難受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自戀者時常過分關心自己的健康,總懷疑自己患了任何儀器都查不出來的某種疾病,即使自己都認為這種懷疑是荒謬的也無法擺脫疑慮,成天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