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己所甚欲勿施於人

    經常看到有人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古人的智慧是我們現代人無法超越的,前人留下的東西就是我們最珍貴的遺產,我們應該去膜拜而不是質疑。

    可是質疑是科學精神必備的品質,我們已經確切的知道,“天圓地方”是錯誤的,世界並不是由陰陽五行掌控的,《孫子兵法》也不可能用於指導現代戰爭,古代冶煉技術遠遠落回,對於疾病的治療我們已經研究到細胞分子層面。古代所有成就,並沒有什麼是不可思議、無法複製的,也沒有哪些是超越自然的。

    按邏輯分析,人類的智力水平在進化過程中應該是不斷提高,而不是越來越差,因為那樣就會一代不如一代,最終人類都會成為弱智。所以,那些認為古代人智慧高於現代人的,他們最終會成為弱智。所幸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

  • 2 # 健身有乾貨

    幾千年前的古代人,和現代人的智商相比,其實並沒有任何區別。

    距今約36億年前,地球上有了原始生命;距今約300萬年,地球上有了人類。從有生命開始,一步一步演化成人類,有人類的時間其實很短。而無論《易經》、《皇帝內經》等,顯然又都是有了文字之後的事物,最大膽的推測,也不會超過3000年。3000年與300萬年甚至36億年相比,其實真的很短,短到有了文明後的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假設地球只有一天,在最後的1分17秒,人類才開始出現。

    並且:3000/3000000=0.001.順便請各位認為沒中醫就沒華人的請千萬注意一下,大家的人類祖宗在99.9%的時間內,其實都是沒有中醫的。

    但是,知識和智商又是兩碼事。

    可以相象,把愛因斯坦放在1000年前,肯定是寫不出相對論的,數學、物理、天文學都還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小事情方面筆不好寫,紙都沒有。所以智商再高,也要靠知識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才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古代的一些理論和成就,在當時,當然有其進步的意義,比如四大發明無一不凝聚著老祖宗的智慧。但是,如果我們今天還在用著蔡倫的造紙術、煉丹士的火藥,不加以改進,那簡直就是可笑之極。

    如果我們今天不願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味地認為老祖宗說的一定對的,《易經》全對、《黃帝內經》全對,那我們人類這麼多年所積累的知識就將變得毫無意義。

    現在,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有了更好的觀察世界、改變世界、健康人類的辦法。探索宇宙,靠的是航天器和天文望遠鏡等;治療救人,顯然靠的是現代醫學。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一般已經能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所以也對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種古文,是可以研究的;在茶餘飯飽之後,作為談質,也是不錯的;用來算命掙兩錢,還能補貼家用。

    至於揭示宇宙奧秘、治病救人,那隻能是緣木求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是喝涼水也能長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