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詩人: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編輯本段]譯文與點評
【註釋】1.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鏡。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鑑:鏡。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開啟。2.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③渠:他,指方塘。4.哪得:怎麼會。如許:這樣。5.艨艟:一種大型戰船。一毛輕:輕如一根羽毛。
這兩首詩人們歷來皆認為博學的朱熹在表達讀書學習的道理,真可謂是千古誤解誤讀的典範。很簡單,所謂‘書’乃是指‘書法’而不是‘書本’。而‘觀書’其意思就是‘觀閱書法’。朱熹很愛好書法,且頗有造詣,《觀書有感》兩首詩寫的正是描繪其觀摩品味書法作品的生動感受。
《觀書有感》(其一)詩句譯文:
書法方幅
半畝之大的方形池塘如同開啟一面鏡子(:比喻一方書法作品展開),
池塘水面上盪漾著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比喻紙上的留白與書法線條相映成趣,飛揚生動)。
問這池塘它為何這樣清澈呢(:這書法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雋永呢)?
那是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那是在於書寫者內心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注入啊)!
【點評】: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觀書有感》(其二)詩句譯文:
春潮行舟
昨天夜裡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
鉅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氣力,
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點評】:從以‘鉅艦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評的是榜書大字的創作。此詩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漲船高則能夠行駛自在,形象地比喻書法藝術創作一旦靈感勃發,則能夠使書寫一下子變得流暢自如,這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的一個本質過程,也是一般藝術創作的重要本質。當然,該詩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見書法作品的技藝精煉且生動流暢,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藝術道理。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詩人: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朝代:南宋詩人: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編輯本段]譯文與點評
【註釋】1.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鏡。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鑑:鏡。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開啟。2.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③渠:他,指方塘。4.哪得:怎麼會。如許:這樣。5.艨艟:一種大型戰船。一毛輕:輕如一根羽毛。
這兩首詩人們歷來皆認為博學的朱熹在表達讀書學習的道理,真可謂是千古誤解誤讀的典範。很簡單,所謂‘書’乃是指‘書法’而不是‘書本’。而‘觀書’其意思就是‘觀閱書法’。朱熹很愛好書法,且頗有造詣,《觀書有感》兩首詩寫的正是描繪其觀摩品味書法作品的生動感受。
《觀書有感》(其一)詩句譯文:
書法方幅
半畝之大的方形池塘如同開啟一面鏡子(:比喻一方書法作品展開),
池塘水面上盪漾著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比喻紙上的留白與書法線條相映成趣,飛揚生動)。
問這池塘它為何這樣清澈呢(:這書法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雋永呢)?
那是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那是在於書寫者內心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注入啊)!
【點評】: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觀書有感》(其二)詩句譯文:
春潮行舟
昨天夜裡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
鉅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氣力,
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點評】:從以‘鉅艦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評的是榜書大字的創作。此詩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漲船高則能夠行駛自在,形象地比喻書法藝術創作一旦靈感勃發,則能夠使書寫一下子變得流暢自如,這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的一個本質過程,也是一般藝術創作的重要本質。當然,該詩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見書法作品的技藝精煉且生動流暢,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藝術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