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體店老王

    這問題既簡單又複雜,如果不是圈內老司機,估計都會被繞暈了,凡事都具有雙面性,只要捋順了訴求與計算公式,那一切就迎刃而解。假設是商家

    商家促銷手段:買30送10元,10元成本6元

    以商家的角度分析,買30元的商品就需要送出成本6元的贈品,也就是說如果商品的利潤率低於20%,那麼這個促銷活動就是會虧本,也就是說顧客購買30元商品商家的利潤要超過6元,商家才划算。

    假設是買家

    買家優惠計算:買30元送10元,相當於花30元購買了40元商品

    以旁觀者、圈外人的眼光去看,這個賬目、折扣是清晰的,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是“當局者迷”,商家角度計算的是成本,而消費者的角度看的是“同樣的錢,哪個比平時買的多”。

    平時花30元可以購買的商品,在活動期限內,購買30元商品,即可贈送10元商品。以消費者的思維去思考,這就相當於30元-10元=20元,即優惠了10元。如果送的10元商品正是消費者需要的,那麼他就會認為他獲得了實惠。

    但實際上,商家在公佈這個打折活動時,合算的是成本價,即售賣30元的商品必須要獲取不低於20%的收益,而贈送的商品也不能高於商品20%。這樣就可以維持一個基本的收入平衡。

    如果按照商品10元,成本6元分析,商品的成本佔售價的60%,也就是說30元商品的成本為18元,銷售30元的商品即可獲利12元,然後再減去贈送的價值10元的商品(成本6元),商家依然獲利6元。

    而且有些商家的套路會更加高深一點,他會那實際成本與售價比較,避重就輕。比如他會告知你贈品的價格,10元的產品成本價6元,但他不會告訴你30元商品的成本價,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心理盲區,同時這種活動,買一、送一的商品不會是同一種商品。

    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會讓顧客有一種不買就是虧,買了就賺6元的想法,買到即是賺。

    2)不會暴露商品的真實成本,如果贈送的10元商品是競品門店的打折產品,還會直接打擊消費對手。

    3)買一、贈一不贈原品的原因就更簡單了,它的作用是處理庫存、暢銷品帶動滯銷品回收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布料褪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