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吉塔子哥

    國外醫學研究報告提出,適當飲酒可使動脈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有益於患輕微高血壓及血液迴圈不良的患者,而適量葡萄酒更能提升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及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 防止心臟病發作。運動後喝點酒能夠緩解疲勞,因為運動後產生大量乳酸,導致人體酸鹼不平衡,而喝酒能夠使血管擴張,加快乳酸代謝。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後喝酒要遵循“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適時”就是不能停止運動馬上飲酒,尤其是飲大量的啤酒,因為這樣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損害健康,應該選擇在進食時;“適度”就是運動後飲酒度數應是低度酒,如葡萄酒、黃酒、啤酒等,而中國傳統的釀酒如紹興酒、糯米酒也是自古流傳的滋養補品;“適量”就是酒量要適當,一般白酒每次不宜超過50毫升,啤酒不超過300毫升。另外,喝酒時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補充運動後營養物質的缺失,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

  • 2 # 黃子乙

    我們都知道運動後該補充水分和能量,那麼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是否可以在運動後飲用呢?關於這個問題有正反兩種說法。運動後喝啤酒有一個大家普遍認為的壞處:啤酒中的主要熱量來源是酒精而不是糖。儘管人體吸收酒精的速率很快,但酒精中的能量不能在肌肉而只能在肝臟中代謝,肌肉所需的能量很少或根本不能來自酒精在體內的氧化,啤酒不能為運動後的肌肉補充消耗的能源。

    另外,啤酒中的酒精會刺激腎臟產生尿並加速體內水分的丟失,有研究表明飲酒後4小時內機體因水分丟失可減輕3%的體重。由此看來運動後飲酒不但不能達到補充能量的作用,反倒有可能引起脫水。但是,運動後喝啤酒也不是全都有害的。西班牙格瑞那達大學醫學系的曼努埃爾•加爾松教授對25名學生進行了連續數月的研究,參加研究的學生被要求在40攝氏度的悶熱環境下堅持騎單車健身,直到快要精疲力竭時才能停下來,此時研究人員立即測量他們體內的水分含量、注意力以及運動能力等項指標。

    接下來一半的學生喝下約半升的啤酒,另一半人此時則只能喝水。結果發現,與喝水的學生相比,喝啤酒的學生缺水狀況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加爾松認為,啤酒內所含的二氧化碳會幫助人體迅速消除口渴的感覺,啤酒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補充人們在運動中失去的能量,而糖、鹽和泡沫可能有助於人體更快地吸收水分。

    對於啤酒會引起脫水這一點,英國巴斯大學一位從事運動後補水研究的學者表示:"人們以往總是把啤酒看作是一種利尿劑,但如果你已經感到缺水的話,喝少量的啤酒也不失為一種補充水分的好方法。”此外,還有研究表明,運動後適量喝點啤酒有助於消除肌肉痠痛和身體疲勞。

    總的看來,運動後是否可以喝啤酒完全應該看個人的情況,正常而言,運動後喝少量啤酒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喝啤酒切記不可過量。如果您平常都不喝啤酒,當然不必嘗試在運動後喝啤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買德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