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煥錦口吃矯正

    根據題主的描述可以判斷出,題主的口吃是典型的心因性口吃,即說話前緊張,這個緊張導致了口吃。任何人緊張時都可能會口吃,因為人在緊張時,整個發音系統,包括語言中樞神經系統,傳導神經系統,發音器官系統都處於收縮痙攣狀態,此時語言功能就容易發生紊亂,主要表現為口吃。正如,一個書法家在緊張時寫的字也會有失水準一樣。請注意,我說的是,每個人在緊張時都可能會口吃,而不是一定會口吃。會不會口吃,口吃到什麼程度,跟緊張的程度,以及個人對緊張的承受度都有關。當然是,緊張的程度越厲害,就越容易口吃;對緊張的承受能力越弱,就越容易口吃。

    心因性口吃並非都是病態口吃。比如當眾講話時由於怯場發生了口吃,見了領導緊張然後口吃了,相親時面對自己心儀的異性心跳加速面紅耳赤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都是正常的,無須矯正。其實,任何人在恐懼、緊張、著急、激動、生氣時,都可能出現口吃、難發的現象。但是如果你對口吃很在意,感到很痛苦,說話前經常有口吃預感,和恐懼感,總是關注口吃,糾結口吃,並且自己嘗試過改正,比如練發音等,但不見效果,甚至越改越嚴重。那你就是口吃病了。口吃病就需要系統的治療了。口吃病難治,主要難在不容易找對治療的方向。口吃本是人皆有之的正常現象,但由於你對口吃有著錯誤的認知(認為口吃丟人,認為別人都不口吃,只有自己口吃,只有自己的口吃才是真正的口吃,口吃會被人看不起,口吃會讓自己一敗塗地一事無成等,過分誇大口吃的危害),繼而導致了你對口吃的錯誤態度(關注口吃,追求絕對不口吃),然後在這種錯誤態度的驅使下,你想方設法與口吃對抗,企圖消滅口吃,結果反而被口吃所困擾。你身邊肯定有這樣一類人,他口吃比較頻繁,但自己不太在意,所以他的口吃並不會給他造成痛苦感,頂多只是有些煩惱而已。他們說話時只關注意思有沒有表達清楚,要辦的事情有沒有辦成,而沒有過分的糾結有沒有口吃這個問題。這樣的人屬於常態口吃者。而一旦你有了“不要口吃”這個執念,就會整日關注、對抗口吃,一旦發生口吃就會糾結不已,這樣就會不斷的製造心理陰影。有了心理陰影后,一旦遇到合適的刺激,陰影就會發作,你就會出現口吃預感、恐懼感,就會緊張不安,此時說話必然容易難發,口吃。沒說出來,或即使說出來但口吃了,你又會難過、鬱悶,糾纏不休,又會加重心理陰影。心理陰影越重,一旦發作,口吃就會越厲害,你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不可自拔了。

    治口吃病,放下對抗是根本,正所謂“放下才能解脫”。如何“放下”,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到一些方法、技巧。口吃病怎麼治,這是個很大的課題,三言兩語講不清楚。我在喜馬拉雅FM上講了很多免費的公開課。建議你下載喜馬拉雅FM,搜尋“汪立彬”, 聽聽我的公開課,肯定會對你有所幫助。另外,我2012年應邀做客江西衛視“深度觀察”欄目,講述自己的口吃經歷,你可以上tengxun影片或youku影片,搜汪立彬,就能看這個影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常規賽MVP,丁彥雨航和王哲林,兩人綜合實力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