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春秋網
-
2 # 夢雲山人1
我曾經在我們縣一個極小的個人承包的尚未建設完美的遊樂山場裡免費替老闆看了一個月的小小寺廟,所以稍微知道點滴有關寺廟的事情。
有人到寺廟燒香拜神的時候,我就會像主持一樣去招呼他們,甚至有人要在鎖住的功德箱捐錢而沒有零錢時,我會用自己的私錢找給他們。這些香客捐錢後會在功德簿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和錢額。我的任性就是看他們會不會弄錯,比如只投了二十元,卻寫上二百元,這樣我就完了。
一個月後,老闆娘來查賬,說我貪汙了一百多元善款。於是,我們就一起核實。結果,簿子上的錢少於功得箱子裡的錢。這老闆娘便啞口無言。這樣的小寺廟的香火錢除了維修寺廟和添油的開銷外,剩餘的全部錢便是老闆的了。
大寺廟的香火錢也一樣,除了維修和香油的開銷,剩餘的就發工資和吃飯。
大型的建築費不是寺廟的和尚自己掏錢,而是有一些富有的香客會捐資。現在相對大的寺廟的年輕和尚尼姑都是佛教學院畢業出來的,民間人士極難削髮為僧為尼了。
所以,有時候我想,這寺廟的一些神是不是也是換過了新來的神呢?
寺廟裡一般都會有功德箱,這是隨緣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寺廟裡功德箱的錢一般很少,除非旅遊景點,因此寺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做超度法會,就是超度死去人的亡靈,另外就是收一些香火錢,比如逢初一,十五去寺廟裡上香,就要買一些寺廟裡的香火,不過這也是收益一般的,佛教不破壞世間法,講隨緣樂助,出家人一般都會受到佛陀庇護,衣食無憂的,每個出家人身邊都會有居士來供養。
另外就是現在出家人的狀況大致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出家人被居士們養了起來,不住寺裡住在精舍,出家人和居士們混在了一起。第二種就是出家人住在寺裡,專心修行,自食其力,一些大廟可以透過自身的優勢發展的很好,但一些小廟就不能比了,比如河南,山西很多寺,裡面就只有兩三個老和尚,他們的生活就是靠村民的供養,另外就是一種狀況比如修苦行持戒律的一些和尚就會嚴格的要求去村子裡化緣,除化緣外沒有太多其他的要求。另外我們看到很多寺廟很大,很漂亮,有的是今天政府的扶持修建的,有的是有錢的大居士供養的,還有的就是歷史上留下來的古寺,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歷代帝王推崇佛教,雖然有幾次滅佛的運動,但佛教的地位依然是不變的,歷代帝王封賞土地給寺廟,唐朝時的武宗滅佛運動即圍繞佛教寺院土地田產開始的。在古代僧人的經濟來源一是帝王封賞二就是十方供養。其實在今天這個社會,佛教的地位不再是那麼重要,僧人較比以往也少之又少但是佛教的宗旨是不變的,就是慈悲喜捨,然而在古代基本就是帝王敕封,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寺院都是敕封。佛教講佈施,寺裡就是接受居士們的十方供養,寺裡要是修建就要師父張貼布告,大家就會佈施,佈施就是福報。很多居士去寺院裡用齋也是要往功德箱裡投放一些錢,不然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是不如法的。我們明白了十方供養就知道了寺廟的經濟來源是怎麼回事了,具體的分配具體由當家師父來分配,一切要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