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名字到22世紀再說
-
2 # 普外科曾醫生
胃癌是很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中國是全世界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40%的胃癌都來自於中國,胃癌的轉移途徑包括:區域性浸潤,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種植轉移。其中淋巴結轉移是最主要的轉移途徑。
胃癌首先轉移到腫瘤周圍的淋巴結,然後再往更遠處的淋巴結轉移,第一個被轉移的淋巴結稱為前哨淋巴結,根據淋巴結轉移的部位,分為第一站淋巴結,第二站淋巴結。
奈米碳是一種淋巴示蹤劑,做手術的時候,可以在胃鏡下在腫瘤周圍的粘膜組織中注射奈米碳,觀察腫瘤周圍淋巴結的顯示情況,陽性淋巴結被染成藍黑色。對於早期胃癌,奈米碳可以發現前哨淋巴結。還有研究顯示,注射奈米碳可以提高淋巴結檢出率,幫助病理科醫生髮現更多的淋巴結,使病理分期更加準確。
-
3 # 滬上祝醫生
答案是:藍黑色,有一個專業術語稱作“黑染”,但需要糾正一下,這不是腫瘤細胞顏色,這是奈米碳進入淋巴結後呈現的混合色。還需要糾正一點,奈米炭示蹤劑現在主要用於實體腫瘤的淋巴引流的標記,胃鏡下手術(EMR,ESD,EFR)粘膜下注射常用的是亞甲藍。
奈米活性碳是一種淋巴標示劑,它有淋巴系統趨向性,常用於乳腺癌、胃腸道惡性腫瘤手術過程中,手術中藥物注射到惡性腫瘤邊緣,活性炭會迅速進入淋巴管,聚集到淋巴結中,使淋巴結染成黑色,從而使腫瘤區域引流淋巴結顯色。
淋巴結的黑染情況應該與奈米炭進入該淋巴結多少呈正相關,但淋巴轉移過程中若出現癌細胞阻塞淋巴管的情況,則相應淋巴結黑染效果應該不明顯,甚至無法黑染。但實際臨床中黑染的淋巴結轉移率明顯高於未黑染的,這種轉移率的差異可能與示蹤劑的高度淋巴趨向性及淋巴特異性有關。
奈米炭不僅僅可以作為淋巴組織染色,由於它本身對淋巴組織的高親和吸附性,可以將特定化療藥物結合,行淋巴結靶向化療(LNTC)。
胃癌是中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經淋巴結轉移是胃癌轉移的主要途徑。淋巴結轉移情況是判斷胃癌患者預後的重要指標,也是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重要依據[1]。術中儘量徹底清除轉移淋巴結對判斷患者預後、指導術後輔助治療和預防術後復發、提高生存率均具有重要意義。奈米碳淋巴示蹤劑直徑小於毛細淋巴管內皮間隙,大於血管內皮細胞間隙,因而不能進入血液系統,但能被巨噬細胞吞噬後進入淋巴系統,從而將引流區域淋巴結染成黑色,達到示蹤淋巴迴流的目的。國內外學者認為,淋巴示蹤是提高術中淋巴結檢出率和判斷淋巴結轉移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胃鏡下奈米碳注射是最常用的胃癌根治術淋巴示蹤方式,注射部位一般位於腫瘤邊緣1 cm處,行黏膜下注射,但操作不當會導致奈米碳侷限於黏膜層或突破漿膜層,降低區域淋巴結黑染率,影響手術視野。本研究透過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行胃鏡下不同方式奈米碳注射,尋求提高奈米碳標記成功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