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在古代社會,伴隨著大量的棄妻現象,有七出休妻的制度;休夫的事也偶有發生,但絕沒有休夫的制度。休妻制度表明家庭中夫妻各自地位的不同,即夫為主,妻為從,這是夫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還反映出社會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即女卑男尊。總之,“七出”之條及其實踐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現,是對女子的一種壓迫,而不是解除婚姻關係的合理途徑。

    休妻雖是夫妻關係的破裂,在很大程度上卻是父子關係的反映。“七出”的頭一條是“無子”,意味著斷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絕後對不起父親,也得罪於祖先,為避免斷根,就要與不生育的妻子分離;第二條“淫佚”,即妻子生育的男孩不一定是本家族血統,無異於是以外姓為後,也是對父祖有罪;第三條“不事舅姑”,是父母與兒媳直接衝突。這些內容,使我們知道家庭中的父子關係重於夫妻關係,為協調父子關係,就必須要調整夫妻關係來與它相適應,父子關係決定夫妻關係,包括這種關係的解除。父子關係以孝道為準則,夫妻關係應當以情愛為基礎,為了實現孝道而放棄愛情,這就是古人的孝大於情。

    不管什麼原因,“七出”是婦女的災難。保護婦女正當的婚姻權利,保護女子的正常的婚後生活,這是由來已久的問題,是有歷史根源的事情,只要男女還沒有達到各方面的真正的平等,這個問題就不可能不存在。雖則隨著時代的變化,婦女解放事業的前進,它的嚴重性會削弱,但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狐妖小紅娘的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