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變講了一個剛死不久的女屍(當時還沒有入棺)害死幾位過路客商,並對一個僥倖逃脫的人窮追不捨的故事。 在聊齋裡,既然講的是鬼狐神妖,難免會有恐怖的情節,比如《畫皮》裡翠面鬼畫人皮;《陸判》裡的易心術和換頭術;《海公子》裡的蛇飲人血;場景都十分恐怖。而屍變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恐怖故事,是為了恐怖而恐怖。記得每次深夜讀聊齋,屍變的故事都會讓我毛骨悚然。而聊齋先生極為高超的寫作手法更是把這個故事的恐怖程度演繹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清代《聊齋志異》點評家馮鎮巒在屍變這篇文章有兩處評語:“深夜讀至此,紙暗燈昏,令人毛髮森立”;“嚇煞人”。這兩句話也完全代表二百多年後我讀這篇文章的感受。相信每一位深夜獨自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該怎麼稱呼最後僵死在樹上的這位女屍呢?她是人,還是鬼?似乎叫屍更合適。人死為鬼,鬼死為魙,那麼屍死該怎麼叫?真的不知道了。 附: 屍變 陽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設臨路店宿行商。有車伕數人,往來負販,輒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來,望門投止,則翁家客宿邸滿。四人計無復之,堅請容納。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當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廈宇,更不敢有所擇。”時翁有子婦新死,停屍室中,子出購材木未歸。翁以靈所室寂,遂穿衢導客往。入其廬,燈昏案上。案後有搭帳衣,紙衾覆逝者。又觀寢所,則復室中有連榻。四客奔波頗困,甫就枕,鼻息漸粗。惟一客尚朦朧,忽聞床上察察有聲,急開目,則靈前燈火照視甚了。女屍已揭衾起。俄而下,漸入臥室。面淡金色,生絹抹額。俯近榻前,遍吹臥客者三。客大懼,恐將及己,潛引被覆首,閉息忍咽以聽之。未幾女果來,吹之如諸客。覺出房去,即聞紙衾聲。出首微窺,見僵臥猶初矣。客懼甚,不敢作聲,陰以足踏諸客。而諸客絕無少動。顧念無計,不如著衣以竄。才起振衣,而察察之聲又作。客懼復伏,縮首衾中。覺女復來,連續吹數數始去。少間聞靈床作響,知其復臥。乃從被底漸漸出手得褲,遽就著之,白足奔出。屍亦起,似將逐客。比其離幃,而客已拔關出矣。屍馳從之。客且奔且號,村中人無有警者。欲叩主人之門,又恐遲為所及,遂望邑城路極力竄去。至東郊,瞥見蘭若,聞木魚聲,乃急撾山門。道人訝其非常,又不即納。旋踵屍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門外有白楊,圍四五尺許,因以樹自障。彼右則左之,彼左則右之。屍益怒。然各寖倦矣。屍頓立,客汗促氣逆,庇樹間。屍暴起,伸兩臂隔樹探撲之。客驚僕。屍捉之不得,抱樹而僵。道人竊聽良久,無聲,始漸出,見客臥地上。燭之,死,然心下絲絲有動氣。負入,終夜始蘇。飲以湯水而問之,客具以狀對。時晨鐘已盡,曉色迷濛,道人覘樹上,果見僵女,大駭。報邑宰,宰親詣質驗,使人拔女手,牢不可開。審諦之,則左右四指並卷如鉤,入木沒甲。又數人力拔乃得下。視指穴,如鑿孔然。遣役探翁家,則以屍亡客斃,紛紛正譁。役告之故,翁乃從往,舁屍歸。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歸,此情何以信鄉里?”宰與之牒,齎送以歸。
屍變講了一個剛死不久的女屍(當時還沒有入棺)害死幾位過路客商,並對一個僥倖逃脫的人窮追不捨的故事。 在聊齋裡,既然講的是鬼狐神妖,難免會有恐怖的情節,比如《畫皮》裡翠面鬼畫人皮;《陸判》裡的易心術和換頭術;《海公子》裡的蛇飲人血;場景都十分恐怖。而屍變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恐怖故事,是為了恐怖而恐怖。記得每次深夜讀聊齋,屍變的故事都會讓我毛骨悚然。而聊齋先生極為高超的寫作手法更是把這個故事的恐怖程度演繹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清代《聊齋志異》點評家馮鎮巒在屍變這篇文章有兩處評語:“深夜讀至此,紙暗燈昏,令人毛髮森立”;“嚇煞人”。這兩句話也完全代表二百多年後我讀這篇文章的感受。相信每一位深夜獨自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該怎麼稱呼最後僵死在樹上的這位女屍呢?她是人,還是鬼?似乎叫屍更合適。人死為鬼,鬼死為魙,那麼屍死該怎麼叫?真的不知道了。 附: 屍變 陽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設臨路店宿行商。有車伕數人,往來負販,輒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來,望門投止,則翁家客宿邸滿。四人計無復之,堅請容納。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當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廈宇,更不敢有所擇。”時翁有子婦新死,停屍室中,子出購材木未歸。翁以靈所室寂,遂穿衢導客往。入其廬,燈昏案上。案後有搭帳衣,紙衾覆逝者。又觀寢所,則復室中有連榻。四客奔波頗困,甫就枕,鼻息漸粗。惟一客尚朦朧,忽聞床上察察有聲,急開目,則靈前燈火照視甚了。女屍已揭衾起。俄而下,漸入臥室。面淡金色,生絹抹額。俯近榻前,遍吹臥客者三。客大懼,恐將及己,潛引被覆首,閉息忍咽以聽之。未幾女果來,吹之如諸客。覺出房去,即聞紙衾聲。出首微窺,見僵臥猶初矣。客懼甚,不敢作聲,陰以足踏諸客。而諸客絕無少動。顧念無計,不如著衣以竄。才起振衣,而察察之聲又作。客懼復伏,縮首衾中。覺女復來,連續吹數數始去。少間聞靈床作響,知其復臥。乃從被底漸漸出手得褲,遽就著之,白足奔出。屍亦起,似將逐客。比其離幃,而客已拔關出矣。屍馳從之。客且奔且號,村中人無有警者。欲叩主人之門,又恐遲為所及,遂望邑城路極力竄去。至東郊,瞥見蘭若,聞木魚聲,乃急撾山門。道人訝其非常,又不即納。旋踵屍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門外有白楊,圍四五尺許,因以樹自障。彼右則左之,彼左則右之。屍益怒。然各寖倦矣。屍頓立,客汗促氣逆,庇樹間。屍暴起,伸兩臂隔樹探撲之。客驚僕。屍捉之不得,抱樹而僵。道人竊聽良久,無聲,始漸出,見客臥地上。燭之,死,然心下絲絲有動氣。負入,終夜始蘇。飲以湯水而問之,客具以狀對。時晨鐘已盡,曉色迷濛,道人覘樹上,果見僵女,大駭。報邑宰,宰親詣質驗,使人拔女手,牢不可開。審諦之,則左右四指並卷如鉤,入木沒甲。又數人力拔乃得下。視指穴,如鑿孔然。遣役探翁家,則以屍亡客斃,紛紛正譁。役告之故,翁乃從往,舁屍歸。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歸,此情何以信鄉里?”宰與之牒,齎送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