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小匡說文化
隋文帝的江山是搶的他外孫周靜帝宇文衍的,因此隋朝初年的行政區劃基本與北周相同,依然是州-郡-縣三級。後來開皇九年隋軍滅掉陳國後,天下統一,因此隋朝也繼承了南朝的行政區劃,也是州-郡-縣三級。鑑於州郡的設定過於氾濫,文帝統一天下後,就廢除了郡這一級,改行政區劃為州-縣二級;後來隋煬帝又改州為郡,於是行政區劃變為郡-縣二級。
郡縣制是秦始皇奠定的地方行政制度,西漢東漢沿用,只是在東漢末期由於黃巾起義的關係,漢靈帝設定十三州牧,州牧管理一州的政務和軍事,於是地方行政制度演變為州-郡-縣三級。
西晉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東晉在南方僑置州郡,而北方政權也設定了更多的州郡。於是天下的州郡數量不再是東漢末期的州郡了,而是多了幾倍。到隋朝,隋煬帝改州為郡後,全國共有190個郡,1255個縣。
這個數字是比較大,190個郡,如果全部由中央政府來管理,中央肯定管不過來。我們現在的省一級行政區也才34個,中央管理就很吃力了,更不用說科技不發達的古代。
但是,雖然隋朝的行政區劃是二級制,隋文帝和他的中央政府官員也不會真的把全國當二級制來治理。行臺制、總管制就是隋文帝用來維持中央集權的方法。
行臺制行臺,是指魏晉至金代尚書檯(省)臨時在外設定的分支機構,也就是行尚書檯的意思。這和元朝的行中書省,是一個性質的東西,只是隋朝的行臺延續時間較短,沒有像行省一樣,成為中國元明清的省一級行政區。
隋朝的行臺有以上的5個。
河北道行臺所轄乃黃河以北地區,包括太行山東、西,管50多個州;西南道行臺即北周以來基本不變的24州;河南道行臺管34州;山南道行臺和淮南道行臺管轄範圍主要是長江以北的一些地區。等到陳國滅亡後不久,行臺也就廢除了。
總管制隋文帝時期沿襲北周,地方設立總管府,是南北朝時期的都督府的變體。
北周先後設立的總管府有秦州、河州、廓州、扶州、巖州、涼州、徑州、寧州、原州、延州、夏州、晉州、幷州、汾州等49個。隋朝保留之前的總管府,又新設一些總管府。《隋書·地理志》記載有總管府51個,經嚴耕望先生考證,隋朝共有64個總管府。
隋代總管府除了管軍事外,也管民事,比如州、縣的廢置和改名等事務。
隋煬帝即位後,陸續廢除總管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真正的郡-縣二級制。為監察地方,隋煬帝又設定司隸從事,相當於漢朝的刺史,巡查地方政務。
參考資料:[1]羅凱. 隋唐政治地理格局研究[D].復旦大學,2012.
回覆列表
隋朝確實有二百多個郡,也是郡縣二級制,但是效仿漢朝,在郡上面加了監察區,也就是監察州,設定州刺史,跟唐朝的道、宋朝的路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