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很多古代的民俗和生活方式都跟從前我們看的古裝劇有所差別,劇中姑娘們一水兒的綠嫁衣已經讓大家摸不著頭腦了。各位男同胞也沒閒著,上個朝也要站個跟別人不一樣的隊形,不一排排站,非要有的側向皇帝站著,有的面向皇上站著。上朝開會,還要排布個方陣,也真是夠累的了。其實這種上朝站位的方式古代早就有了,只不過之前的劇中沒有太多的表現,才讓大家覺得奇怪。
宋朝開始,上朝時一般官員是要站成兩列,左邊的一列是文臣,右邊的一列是武將。越靠近皇帝的官階越高。左側帶頭的叫丞,右側最前的叫相。左丞右相就是這種站位演化而來的。餘下的官員們按照自己的品級和部門,從高到低往下面排,中間留出一條寬敞的通道,便於要進言的官員出列,來陳述自己的觀點。左右兩列的官員可以是面向皇帝站著,也可以是側向皇帝站著的,根據需要來調整就可以了。
劇中這樣站,是因為朝堂上的官員比較多。站在前面兩列的高品級官員如果不側身站著,容易讓皇帝無法看清後面的官員。所以前面的官員側著站,後面的官員面向皇帝上朝,這樣兩部分人員皇帝都能看清楚。
這種側向的排列方式,還有一個好處,能有效的防止官員結黨營私,避免交頭接耳。宋代官員戴的帽子都是有左右兩個長長的“耳朵”,這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防止兩個官員湊得太近,在上朝的時候交換訊息,到時候來個集體參奏或者集體罷工,皇帝就被動了。前面的人側向站著,後面的面向前方站著,坐在高處的皇帝就更能監控住官員們的態勢,避免他們互通有無。
本來《知否》可以選擇跟其他古裝劇一樣,也讓官員們排成兩列,然後集體面向皇上站著就好。之所以選擇側向和麵向結合的方式,既是對一種涉及不多的上朝方式進行普及,又是為了更好的烘托劇情。齊衡的升官速度有多迅速,就隱藏在側向隊形裡。
齊衡剛中進士入朝為官,是站在面向皇上那個團隊裡的,位置還挺靠後。太后建議讓齊衡徹查逆王餘黨的時候,齊衡是從後面的隊伍中走出來的。當時顧廷燁的位置可是在側向站立的前排。
顧廷燁婚後一年左右,也是齊衡做官一年之後,再次出言參顧廷燁私德不端的時候,齊衡已經來到了前面側立的左側團隊,只是離皇帝還比較遠。
再過一段時間,就迎來了為舒王追封皇考的這場大戲。我們再看此時的齊衡,不光位置站的更加靠前,連衣服的顏色也跟最初做官時不一樣了。齊衡投靠太后,我們都覺得是很沒遠見的行為,但近期的收益可是不錯,齊衡藉著太后的東風,一路高升,兩年不到就奔到了跟顧廷燁的品階不相上下的位置。也正是因為太后如此扶持,小公爺才會冒著降職的危險為太后出頭。
《知否》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精品好劇,每一處都透露了劇組的用心。場景的微小變化,其實大有深意,值得推敲玩味。這樣的認真態度,才是中國產電視劇應有的製作修養。
《知否》中很多古代的民俗和生活方式都跟從前我們看的古裝劇有所差別,劇中姑娘們一水兒的綠嫁衣已經讓大家摸不著頭腦了。各位男同胞也沒閒著,上個朝也要站個跟別人不一樣的隊形,不一排排站,非要有的側向皇帝站著,有的面向皇上站著。上朝開會,還要排布個方陣,也真是夠累的了。其實這種上朝站位的方式古代早就有了,只不過之前的劇中沒有太多的表現,才讓大家覺得奇怪。
宋朝開始,上朝時一般官員是要站成兩列,左邊的一列是文臣,右邊的一列是武將。越靠近皇帝的官階越高。左側帶頭的叫丞,右側最前的叫相。左丞右相就是這種站位演化而來的。餘下的官員們按照自己的品級和部門,從高到低往下面排,中間留出一條寬敞的通道,便於要進言的官員出列,來陳述自己的觀點。左右兩列的官員可以是面向皇帝站著,也可以是側向皇帝站著的,根據需要來調整就可以了。
劇中這樣站,是因為朝堂上的官員比較多。站在前面兩列的高品級官員如果不側身站著,容易讓皇帝無法看清後面的官員。所以前面的官員側著站,後面的官員面向皇帝上朝,這樣兩部分人員皇帝都能看清楚。
這種側向的排列方式,還有一個好處,能有效的防止官員結黨營私,避免交頭接耳。宋代官員戴的帽子都是有左右兩個長長的“耳朵”,這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防止兩個官員湊得太近,在上朝的時候交換訊息,到時候來個集體參奏或者集體罷工,皇帝就被動了。前面的人側向站著,後面的面向前方站著,坐在高處的皇帝就更能監控住官員們的態勢,避免他們互通有無。
本來《知否》可以選擇跟其他古裝劇一樣,也讓官員們排成兩列,然後集體面向皇上站著就好。之所以選擇側向和麵向結合的方式,既是對一種涉及不多的上朝方式進行普及,又是為了更好的烘托劇情。齊衡的升官速度有多迅速,就隱藏在側向隊形裡。
齊衡剛中進士入朝為官,是站在面向皇上那個團隊裡的,位置還挺靠後。太后建議讓齊衡徹查逆王餘黨的時候,齊衡是從後面的隊伍中走出來的。當時顧廷燁的位置可是在側向站立的前排。
顧廷燁婚後一年左右,也是齊衡做官一年之後,再次出言參顧廷燁私德不端的時候,齊衡已經來到了前面側立的左側團隊,只是離皇帝還比較遠。
再過一段時間,就迎來了為舒王追封皇考的這場大戲。我們再看此時的齊衡,不光位置站的更加靠前,連衣服的顏色也跟最初做官時不一樣了。齊衡投靠太后,我們都覺得是很沒遠見的行為,但近期的收益可是不錯,齊衡藉著太后的東風,一路高升,兩年不到就奔到了跟顧廷燁的品階不相上下的位置。也正是因為太后如此扶持,小公爺才會冒著降職的危險為太后出頭。
《知否》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精品好劇,每一處都透露了劇組的用心。場景的微小變化,其實大有深意,值得推敲玩味。這樣的認真態度,才是中國產電視劇應有的製作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