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清說史
-
2 # 本昌談歷史
《開元佔經》,是中國古代天文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唐代瞿曇悉達。
一,《開元佔經》是對古代占星術的總結和集大成。
中國的占星術,起源於原始社會。它是透過觀測天體,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後,作出解釋,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占星術士認為,天體,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種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預示人間萬物的變化。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天文學家石申和齊國的天文學家甘德,在總結前人占星術和對自然天象的研究中,創立了早期的占星術,著有《甘石星經》,所測定的恆星,有138座,共880顆。二,巜開元佔經》寫了什麼?
《開元佔經》共120卷,儲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曆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曆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資料。本書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價值
《開元佔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著作,也是最完備的星占學大全,。它熔科學與智慧於一爐,集探賾與占卜為一體,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古代天文學版本。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既有科學性,又有傳奇性;既有堅持不懈地探測,又有層出不窮的臆說;古代天文學家曾多次準確地預測出地震山崩、水患旱魃、風災蟲害,這些都載入史籍,垂於後世。古代天文大師也曾多次預卜王薨帝崩、外侵內亂、改朝換代,其確切程度同樣令人瞠目結舌,堪嘆技乎神矣。諸如鬼谷子、范蠡、張良、諸葛亮等軍事謀略家,也無一不是上察天文,下識地理,善於占星卜卦、觀雲望氣的。因為古代天文學探討的是關於天人之際的奧妙,而且不乏靈驗或巧合,從而被視為通天之術,引起歷代王朝統治者的高度關注,古代天文星佔幾乎從一開始就被王室所壟斷,嚴禁黎民百姓所染指。與此同時,歷代王朝總是不遺餘力焚燬星佔資料,防止民間流佈。東漢光武帝劉秀登基之後,盛行於西漢的緯書之學在社會上便逐漸消失;晉武帝泰始四年頒行的《泰始律》、唐高宗永徽四年頒發的《唐律疏議》更以法律的形式、禁止私習天文、私藏諱書;隋煬帝還曾經專門遣使搜焚有關書籍,遠古佔經資料幾乎蕩然無存。正是因為如此,《開元佔經》的問世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它作為包羅永珍的佔經資料庫,更有著特殊的價值。《開元佔經》成書於唐代開元六年(718年),由瞿曇悉達奉敕而作。瞿曇悉達,原本是天竺(印度)人,隨其祖移居長安。這個家族精通天文。祖孫四代供職於唐代皇家天文機構,從悉達的父親開始擔任唐代官員,悉達大約生於唐高宗時期,玄宗時任太史監,除撰有《開元佔經》外,還曾奉詔譯佛曆。稱《九執歷》,對中國天文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開元佔經》最突出的成就在於它儲存了大量的緯書,《隋志》著錄的緯書有八十一篇,而《開元佔經》摘錄的就有七十多篇,特別是它蒐集了戰國時期魏華人石申、楚華人甘德明以及巫咸氏等三家的占星資料,古代的讖緯之學、星佔之術,可謂極少遺珠,這對當時和後世的神秘文化研究,都不啻絕無僅有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