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漂老阿姨的生活日記
-
2 # 葉葉的鍵盤音樂
哈哈,好多年前常去,經常請不同的樂隊樂團演奏,聽了幾年後,發現他們整個樂團加起來演奏還不如我一臺電子琴好聽,就再也沒去了!
在現場,除了習慣性故障之外,基本要打瞌睡了!來看的人基本上是樂隊的親友,學音樂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其他方面的人極少!
-
3 # 時材賢
由當地音樂學院推薦的相關專業學生;熱愛相關型別音樂的人如古典、民族、爵士等;未去過大劇院第一次聆聽感受的人;演奏者或劇院工作者贈予的門票且屬於音樂愛好者;藝術工作者等等,只要你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生活,都可以去大劇院聆聽現場演奏,有助於心靈放鬆,陶冶情操,培養興趣。
-
4 # 水晶鏡
應該是某種樂器愛好者。一個樂團或樂隊都是由多種樂器組成,民樂常有二胡、楊琴、笛子、六絃琴板胡等,西樂有小提琴、中大提琴黑管等,這些樂器也可作獨奏用。愛好者們一定是衝著他喜歡的那一種樂器看演湊來的,看看自已平時學的指法、弓法是否和上面大師們差別在哪裡,回去再改正,使自已日後拉彈得更出色吧!
當然也有許多是陪太子讀書來著。
-
5 # 南伯陽
那些去大劇院聽器樂演奏的都是些什麼人?主要都是些愛樂人,通俗一點也叫他們樂迷。其次是從事音樂工作和學習的人。
.
愛樂人一般指的是對器樂作品特別感興趣的人,或者說是交響樂愛好者。據10年前的一次統計,中國交響樂愛好者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北京有愛樂人3000,上海大約不到2000人。
這個資料的意義是,同樣一套曲目的出票,北京可以演二場,上海只能演一場。也就是目前北京音樂會數量多上海近一倍,上海的數量又多於其他地方二倍之上。
.
交響樂是音樂最高表現形式,也是嚴格意義上音樂的二大主體之一。這類沒有人聲歌唱的音樂,換句話說,不再是人聲的陪襯,而自身是主角,音樂表達的內涵更豐富感人。
.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華人的教育和素質提升,生活質量提高,文化生活更為豐富,更多中國年輕人不再只滿足於聽歌聽唱戲,不再只是看看電視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他們加入到了愛樂大軍中,成了大劇院、音樂廳的常客。
.
來自西方的交響樂,過去聽眾寥寥無幾,高水平好樂團也請不來。現在中國聽眾年輕化,發展趨勢令世界震驚,世界各大天團強團,都願意來,甚至像維也納愛樂一口氣簽約10年,每年都要光顧中國大市場。中國聽眾不再只是電視看他們,而是在家門口就可以聽他們的音樂會了。
回覆列表
,樂器演奏,分民樂和西洋樂,一般都是音樂會,大劇院的音樂會一般都是管絃音樂會,所以一般喜歡交響樂的人都去看音樂會,也不排除演奏員的親朋好友,但是看音樂會都得買票的,連看彩排都得買票,沒有非常重要的音樂會,家屬是不會去看的,所以去大劇院看音樂會的大部分都是從事音樂這方面工作的人,或者是非常喜歡音樂的人,還必須懂一點音樂常識的人,還得有一定得經濟基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