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洛熊
-
2 # 槓死一個是一個
我覺得是相對容易一些,月球畢竟大的多,想降落就得有相應的技術,可能日本做起來苦難或者費用無法承受,只是猜測。
-
3 # 淡淡一掬水
我看了幾個人的回答,大都是以國家與民族之間競爭,國際政治鬥爭的需要角度做分析和評價了以色列登月球和日本探測小行星取樣這種宇宙空間試驗。也都不無道理。
我想從技術角度探討一下。
對於國際社會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來說,各個國家之間都是從各自國家的利益出發的,你可以探測宇宙,我也當仁不讓也可以探索宇宙,互相競爭發展,誰也無法阻攔。但是真到了宇宙災難將發生,那麼地球人需要共同對外,地球人就成了一家人了。為了地球人的共同利益和將來的生存條件生存環境的安全,共同開發宇宙技術就成為必要的了,將宇宙知識大家共享也是應該的了。比如2019年4月10日至4月24日(?)地球各國八個宇宙觀測站,聯合觀測遙遠的黑洞的現象,完全是合理的。
以色列想登入月球,可能是覺得自己在國土不大算是一個小國,但參與起國際爭端來一點都不顯弱,是中東地區攪事的事主,一方面以為有美國為自己撐腰,另一方面經濟和技術水平上也覺得拿得起,頭腦不免發脹。結果是事不遂心,接受一個“登入月球沒那麼簡單”的教訓。
日本則不同,他們的認強者為父精神、隱忍的耐力,技術上的精細都可以成為資本。登月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他們的早十幾年的動畫片對月亮和木星的態度很暴露了他們的思想。而技術上的精細填補了日本人科學發現上成就不多的不足。如果說瑞士人的工匠精神在製造手錶方面是第一流,那麼日本人在照相機技術上領先,世人不敢不承認。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小行星,做精細登入、精細取樣、精細拍照,正是發揮他們的特長和檢驗他們特長的試驗。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度偏執又極度頑強,極度自信又極度自悲的國家,自從二戰結束後日本就一直處於失敗的陰影下,全民鬱悶自卑充滿厭世情緒。隨後日本在戰後經濟復甦中站了起來,此時的日本這種偏執的自信情緒又開始蠢蠢欲動,但在美國的控制下一直未得逞。自強不息的日本只好將自己的驕傲收起來,厚顏無恥的將自己阿諛奉承解釋為敬佩強者的尚武之風,這下日本終於可以與之前的敵人變成自己的大哥了,亞洲地區耀武揚威,泛太平洋各種撒歡。但無奈額頭一直貼著一張二戰屠夫的標籤。所以也一直羞於見人,只好隱忍發展。隨著近十幾年鄰國中國的爆炸式經濟發展與革命性技術進步,這幾乎奪取了日本之前亞洲強國的稱號,此時日本時時刻刻都想彎道超車賽過鄰居。所以各種奇葩專案紛紛上馬,什麼心神戰機,10式坦克以及小行星探測計劃!但無奈技不如人,各種專案結果都表現出技術落後和耗資巨大!最終虎頭蛇尾不了了之。所以我們應該祝福日本,希望他們的小行星計劃可以不和心神戰機與10式坦克計劃那樣死不死活不活的沮喪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