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928915449979
-
2 # 使用者7941299177836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和膽道閉鎖統稱為嬰兒阻塞性膽管病,根據病變累及部位分為4型:
①當病變僅累及肝臟時為新生兒肝炎:
②若炎症累及肝外膽道而成狹窄但未完全阻塞者,即所謂膽道發育不良,有時這種病變可能逐漸好轉,管腔增大,膽道恢復通暢。有時炎症繼續發展導致膽道完全阻塞成為膽道閉鎖;
④若肝外膽管嚴重受累,上皮完全損壞,全部結構發生纖維化,膽管完全消失,僅有散在殘存粘膜者是"不可治型"膽道閉鎖。認為這種原因造成[de]膽道閉鎖佔有80%病例,而純屬膽道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de]膽道閉鎖僅有10%。先天原因造成者常伴有其它先天性畸形。
一般將膽道閉鎖分為肝內和肝外兩型。肝內型者可見到小肝管排列不整齊、狹窄或閉鎖。肝外型者為任何部位肝管或膽總管狹窄、閉鎖或完全缺如。膽囊纖維化呈皺縮花生狀物,內有少許無色或白色粘液。膽囊可缺如,偶爾也有正常膽囊存在。
膽道畸形分為三型:
①膽道發育中斷;
②膽道發育不良;
(一)膽道發育中斷 肝外膽管在某一部位盲閉,不與十二指腸相通。盲閉[de]部位在肝管上段,則肝管下段和膽總管均缺如;也有肝管、膽囊和膽總管上段均完整,盲閉部位在膽總管,僅其下段缺如。以上兩種僅佔5~10%病例。由於肝外膽管為一盲袋,內含膽汁,說明與肝內膽管相通,因此可以施行肝外膽管與腸道吻合術。
(二)膽道發育不良 炎症累及肝外膽道,使膽管上皮破壞,發生纖維性變,管腔發生狹窄,但未完全閉塞。有時這種病變可能逐漸好轉,管腔增大,恢復通暢。有時炎症繼續發展,使整個膽道系統完全阻塞,近年主張施行肝門腸管吻合術治療這種病變。如果仔細解剖肝十二指腸韌帶,並追蹤至肝門區,可在此纖維結締組織內發現有腔隙狹小[de]微細膽管,直徑約1~2mm[de]發育不良膽管。
(三)膽道閉鎖 肝外膽管嚴重受累,膽管上皮完全損壞,全部結構發生纖維化,膽道完全消失。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及肝門區均無肉眼可見[de]腔隙管道,組織切片偶爾可見少量粘膜組織。此種病例是真正[de]膽道閉鎖。
肝臟病變:肝臟病損與病期成正比,在晚期病例有顯著[de]膽汁性肝硬變、肝腫大、質硬,呈暗綠色,表面有結節。肝穿刺組織在鏡檢下,主要表現為肝內膽小管增生,管內多為膽栓,門脈區積存大量纖維組織,肝細胞及毛細膽管內鬱積膽汁,也可見到一些鉅細胞性變,但不及新生兒肝炎為多。後者膽小管增生和膽栓均相對地少見。
膽道閉鎖[de]合併畸形比其它先天性外科疾病[de]發生率為低,各家報告相差較大,在7~32%之間,主要是血管系統(下腔靜脈缺如,十二指腸前門靜脈、異常[de]肝動脈)、消化道(腸旋轉不良)、腹腔內臟轉位等。
回覆列表
膽管堵塞的症狀有中上腹飽脹不適或腹痛、嚴重的有發熱,黃疸(面板鞏膜發黃)、面板瘙癢、食慾不振、大便顏色變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