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業農村新思維

    我想形成現在的局面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當然這是正常現象。

    一、娛樂形式多種多樣。針對孩子的各種活動提供了更寬泛的選擇。比如體育活動、影視欣賞、電競遊戲、自媒體瀏覽等等,都是評書盛行年代所沒有的,這種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期待孩子們也像過去那樣喜愛各種曲藝節目,本身就是與時代發生偏離。所以孩子們的興趣發生轉移致使對評書欣賞的小聽眾數量驟減。這是藝術形式充實和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

    二、個體的休閒時間驟減。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文化課,他們少有時間來接觸和選擇他們喜愛的娛樂形式。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無情地剝奪了孩子們休閒娛樂的權利,不只是對於評書,除學習以外的所有活動都受影響。

    三、就藝術形式本身來說,表演單調,很難一下子抓住聽眾。它過於依賴演員的語言天賦和後期艱苦的訓練,想形成一個優秀的作品難度太大,演員對內容的理解,角色的把握,情節的掌控很難精準,也就是好的原著不一定能形成好的評書,電視劇《三國演義》老版和新版的比較最說明這個問題。所以作品質量也是聽眾減少的原因之一。

    四、對於評書的推廣明顯減少。一些娛樂節目和欄目組,還有一些娛樂平臺,他們的選擇面也非常寬,大眾喜聞樂見並且爆點極高的隨處可見,自然就對評書的推廣產生影響。

    五、評書演員的水平有待提高。評書之所以能夠擁有萬人空巷的時代,也是因為有了那一代傑出的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劉蘭芳、陳立君父女、連麗茹等老藝術家,把評書藝術推向了文藝巔峰。當然了,好風多借力,送我上青雲,這也離不開時代的因素。而當下正是缺少這樣德藝雙馨的演員,這也難怪,在充滿誘惑、急功近利的當下,誰還願意靜下心來去專研枯燥的藝術呢

    也許以上就是造成評書藝術現狀的原因吧。可寒冬畢竟不會常駐。經過歲月的沉澱,評書藝術又逐漸加溫起來,有識之士惋惜它的珍貴——簡單的才是高貴的。郭德綱先生就相繼推出幾段經典評書,各種音訊平臺也逐漸把評書藝術朝花夕拾,這無疑都是令人興奮的訊息。我想評書藝術在眾多聽眾的喜愛和關注下,早晚能夠重塑昔日的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語拼音字母怎麼寫筆畫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