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潔不說謊
-
2 # 高血壓管家
溫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體溫,另一個是環境溫度。
體溫一般人正常體溫是36.5-36.8℃,體溫即使相差1℃,身體就會有很多症狀,已經處於亞健康或疾病狀態,體溫越下降,身體跟疾病抗爭的能力就越弱;而體溫上升也就是身體出現發燒感冒,身體已經開始進行免疫的現象,所以發燒雖然難受,但未必是壞事。
環境溫度以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為例,我們知道,冬季時,血管熱漲冷縮,血壓會升高,這就是大家冬季時血壓會升高的原因;而在盛夏時,在氣溫高、氣壓低的情況下,人體的內分泌代謝受影響,血液黏稠度改變,動脈硬化人群的血管脆性增加,當氣溫持續高到一定程度,顱內血管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明顯變化,會出現較大的血壓波動時,腦血管意外也會明顯增加。因此,室溫保持在20度,是讓人覺得最舒適的。
在一般氣溫條件下,人體的代謝強度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逐漸減弱,因為人是恆溫動物,為了保持自身的恆定體溫,必須加快新陳代謝速率,伴隨著新陳代謝速率的加快,細胞也就走向死亡,而人一生細胞更換是有次數的,所以我們知道有研究表明:住在冬季漫長的北方人的壽命較南方人壽命短。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溫度都對身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生老病死。
-
3 # 白鳴文化學習者
這是個好問題。首先確定人體是恆溫動物。也就是人體本身的溫度,必須保持在36.5~37之間的很小的區間,人體的臟器才能正常的工作,維持生命的健康狀態!如果人體長期處在過高或過低的溫度環境裡其本身的恆溫狀態就很難維持。因為我們人體本身就在不斷的散發熱量,和吸收熱量,以此來保證我們自身的溫度在恆溫狀態下。然而當而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就會打亂人體的散熱或吸收熱量。過熱的環境使我們體內熱量無法快速散發,形象的說,就是“”憋”在體內的熱量導致代謝系統和臟器功能衰弱。體能萎靡,頭腦昏厥。溫度過低時,散熱又過快,人體迅速失溫,同樣造成血流減緩臟器衰弱。導致昏迷。最終僵化。所以經常在過高高溫或過低低溫環境裡的人健康狀態是受到傷害的。
回覆列表
地球的溫度是由太陽提供的,使得萬物有了最好的生長條件,所以溫度決定了地球上萬物的存在,並且適宜的溫度決定了生物的存在。
對我們人體而言大概80%是水份,水的存在形式有三種:氣體、液體、固體,顯然我們身體需要的是液態水,水在0~100ºC時是液態。水對我們身體而言就是血液,血液會牽動全身,所以溫度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體溫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人類的生存。35~41ºC時,人的意識尚清醒,當體溫超過41℃時,人體的肝腎腦等器官將發生功能性障礙。而當體溫降到35℃時,人的死亡率約30%;低於25℃時生還的希望十分渺小。
所以溫度決定著我們人類的生老病死。